在外头看上去普通无比,还不如东市租的轿子呢,跟李东阳的大轿比,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愣是谁一看,都会以为是哪个家里揭不开锅的官老爷,打肿脸充胖子。

严成锦欣喜:“少爷要进宫当值了,我不在的时候,有生人来访,切勿开门,免得惹事。”

路过市集东口时,看见了王守仁。

王守仁正对着一个石头发呆,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到了翰林院时,王守仁竟然也到了,还浑然无事一般,跟他笑眯眯地问好:“老高兄,来得早。”

严成锦道:“伯安兄也早!”

严成锦被敕封为翰林修撰,王守仁和李康等人则是翰林院的庶吉士。

从官阶上来说,严成锦比他们要高,他是从六品,而李康等人还未入流。

都察院和京城六部的官员都会从翰林院选取,也有入阁的可能,而像鸿胪寺等五寺的官员,大多从地方任命。

朝廷的人员流动比较小,每三年科举就取士近百人,所以,翰林院的人还算比较多。

翰苑的府衙较大。

严成锦看到了不少脸熟的人,老爹的同年,翰林编修罗玘,一直想当自己便宜老丈人那个臭不要脸的。

罗玘满面春风:“你们刚入翰林院,还有诸多事务不懂,就先从抄录典籍开始吧,严成锦抄录《存心录》,王守仁抄录《资世通训》,李康和杨景新你二人分别抄录《皇明祖训》《大明帝纪》,字要用楷体,不求抄得多好,但要翻阅的人看得清楚明白,二十日为限。”

王守仁有疑惑:“大人,为何我三人抄录的篇章长,严成锦抄录的篇章短,我等的期限却都为二十日?”

罗玘老脸微微一颤,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本官就是刻意安排的,你想如何?”

王守仁哦了一声:“晚生这就去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