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给事中杨文官唏嘘一声:“真是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啊,说起来程大人出的题真是难,我连四子为何人,都不一定能拿捏得正确,更不要说写出四子的造诣了,足见程大人的学识渊博,这次致仕,真是可惜了啊。”
坐在案首的李东阳,低着头,翻阅着答卷:“四子之说,出自元朝刘因写的《退斋记》,说的是理学大师邵、周、程、朱四位圣贤,书中曾概括过他们的造诣,邵至大,周至精,程至正,而朱子造诣,融三者之长,极邵大,尽周精,贯程之以正,但真要写起来,本官也不敢打包票。”
你这都全部说出来了,还不敢打包票?
杨文官等人知道李东阳是谦虚,李东阳学富五车,诗文等身,朝中谁人不知,和程敏政相比,绝无不及。
一下子要淘汰掉这么多人,李东阳也觉得可惜:“传闻景泰年间,徐泰买题中了顺天解元,在会试中败露,在高谷曲大学士的庇护下幸免于难,说起来徐经和徐泰也是同家,身为后辈,竟这般不长记性,真是害人不浅呐。”
杨文官等官员纷纷点头。
“李公,这个考生的笔迹与你不仅形似,神更似,你瞧瞧。”礼部的阅卷官拿过来一张卷子。
第046章 生来就有
李东阳一看这字迹,的确与自己的楷书有许多相似,再看这个考生答的策题,才思颇为缜密老练。
除了第三题“四子造诣”未答,其余一概答出。
不出意外,就是今科会元了。
“抄榜吧!”李东阳命考官们打开答卷的封识,将名字抄录在红纸上。
礼部属官把一个个名字写在纸上,李东阳忽然想起严成锦那小子,此子还跟本官借了书案,若考得不好,定不饶他!
今日放榜,
严成锦一早便催促何能:“快点,一会儿占不到好位置了!”
上次乡试放榜,少爷问都没问过,一样中了解元,何能不解道:“少爷,咱们为何要去看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