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听完户部禀报,接连唏嘘几声,天气渐渐转冷,粮食的收成却一年不如一年,今年八月,江苏连降大雨,淹没了许多庄稼。

苏州府知府柳明升隐而不报,如今岁末缴赋,才说收不上来银子。

弘治皇帝震怒:“朕在科道的监察御史,都是摆设不成!苏州府知府和监察御史,俱罚俸三年!”

罚俸事小,欺君是大。

只是罚俸三年,没有撤去官职,与历代皇帝相比,陛下已经十分仁慈了。

李东阳抱手乞奏道:“今年大明收成不好,鞑靼人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几年,套虏至少三次犯我宣化,劫掠粮食,鞑靼人狡猾,今年不知又会奇袭何地,陛下还是早传檄边镇,早做准备,不至于措手不及。”

大漠土地难以种植粮食,如今天气寒冷,鞑靼人也没有粮食过冬。

一旦缺粮,可恶的鞑靼人便会想到南下掳掠,抢大明边镇的粮食和妇孺。

弘治皇帝深以为然,正思索如何应对之际,王鏊踩着急切的步子闯入大殿,跪伏在地上道:“陛下,太子殿下又出宫了,不仅如此,臣还在太子殿下的书文中,找到了这些,太子……置大明江山于不顾啊!”

本想说太子顽劣成性,但那是皇帝的儿子,能这么说吗?只好把江山搬出来了,这总算是名正言顺了吧。

小太监把王鏊的稿纸捧了上去,是一副舆图,涂涂画画了一些圈圈叉叉,估计只有朱厚照才能看得懂。

“这混账!”弘治皇帝气急了。

朱厚照刚回东宫,便听到暖阁的御前小太监来传口谕,让他现在就去暖阁。

到了暖阁,朱厚照不敢进去,先是在窗户上戳了个纸眼睛,瞧见弘治皇帝一脸怒容,转头就要溜。

那御前小太监立马抱住他的腿哭嚎:“殿下饶命!饶命啊!您这一跑,小的一家老小全得饿死啊!”

“朱厚照!你给我滚进来!”弘治皇帝的声音响彻大殿,显然是听到了外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