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摇了摇头,道:“赈灾、修黄河、修水利、辽边、宣大,到处都是缺口到处都张着嘴等着用银子,这六百万两岂能真由经改司挪用?”

“那是?”

“用来发行这个。”徐维从袖子里摸出一张彩纸递给姚启圣。

姚启圣马上会意过来,笑道:“大楚宝钞?”

“不错。我大楚开国之初,金属极缺,于是太祖皇帝借鉴宋元实行的纸币制度,下令设立宝钞提举司,印制‘大楚通行宝钞’。”

姚启圣接过那张宝钞,只见正面盖有两方红色官印,分别是“大楚宝钞之印”和“宝钞提举司印”,背面印着“五百文”字样。

四周则印有各种各样的花饰,雕刻得极为精湛,想必是为了不让人仿造。

边缘处有一行编号,下面有一行小字“中书省奏准印造,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贰佰伍拾两,仍给犯人财产。”

大楚宝钞已停用了百余年,姚启圣也是第一次见,闻了闻,道:“这是桑皮纸?”

“是。”徐维道:“把废弃的公文打成纸浆作为配料,可使得钞纸的颜色呈这种特有的青灰色,难以仿造。”

他又指了指上面的印泥,道:“姚大人可知这印泥有何特异之处?”

姚启圣抬起宝钞对着阳光看了看,眼睛更疼。

“有防伪暗记……这印泥也不是朱砂印泥。”

“不错,这是硫化铅,市井少见。”

“是,印制宝钞,防伪是紧要关节。”

徐维道:“大楚宝钞通行初期,在民间流通顺利。姚大人可知为何到了最后却又被废止了?”

“我认为,在于‘只发不收’,朝廷以宝钞支付俸给军饷,收税却只收新钞或干脆不收。民间的宝钞用旧以后也不能兑换,致使百姓越来越不愿使用宝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