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互相都听得懂,但时人更推崇的还是清雅流畅、抑扬顿错的金陵雅言,沈保也是以自己这副腔调为傲。

厅中坐着几个心腹,其中最受沈保器重的是一个名叫曾同祯的中年文士。

“郑元化确实短视。”曾同祯开口说道:“王笑便像一只猛虎,猛虎需有笼,用时放它出去咬人,不用时得关起来。若先帝在,便是王笑的笼。郑元化当时不能及时出兵护送先帝来南京,这才造成如今猛虎脱笼的局面。现在回头看来,足可见郑元化何其不智!”

尤先生附和道:“幸而首辅大人高瞻远睹,请王笑来南京,这便是引猛虎入笼的第一步。”

“眼下时局,北有外虏,西有内寇,南方各镇武将皆不堪用,唯有用王笑,可驱虎吞狼,扫平忧患。台儿庄一战,二千破五万,足以证明此论断。”

“据徐州传来的消息,王笑已同意入朝。”

“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最难做的还是如何稳住他,拉拢他。”

“山东也未必是铁板一块,王笑一进南京,与那些效忠周衍的文武官员必生嫌隙。他要想稳住局面,就必须接受我们的示好。何况他能从徐州带来多少兵马?百胜之将脱离了麾下兵马,那就如鱼儿离了水,还能如何蹦跶?”

“这人只怕不好拉拢,软硬不吃。”

“无妨,等他到了南京,有的是机会。陛下的心在我们这边、票拟批红之权在我们这边。双方在朝堂交锋,而非在战场,我们未必输他。再说了,他不好拉拢,他麾下的将官呢?我听说山东那边为官连冰敬、炭敬都没有。多送些珠宝美人,时长日久,必能得到一两支强兵的支持。”

尤先生忽然问道:“是否该警告淮安与泗州两镇,别在半路截击,免得触怒了他?”

“何必呢?王笑是那么好杀的吗?童元纬若有这胆子行此下策,便让他去试试,我等正好坐壁上观,看王笑与江北四镇相斗,此制衡之道……”

等议完这些事,尤先生从沈宅退出来,乘上轿子,准备往玄武湖畔的兰园走一遭。

那是沈保送给王笑的园林,一应器皿珍玩皆已布置好,还有一众舞姬皆是精挑细选的,其中一对长得一模一样的姐妹花甚是美艳动人。

除了兰园,还有好几个上佳的庭院也这般准备了,那是给山东来的将官的。

郑元化只知一味与王笑相斗,哪比得上首辅大人和风化雨的手段,软索能套猛虎。

尤先生坐在轿子中沉思着这些,又想到马上要到兵部任职之事,自己本有功名在身奈何屡遭排挤,多年为幕,终于一朝登上天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