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王笑了。”他心里想道。
彼此照面,那只瞎了的眼睛让他愈发觉得自惭形秽,于是愈发愤怒。
亭中有人走出两步,郑昭业转过目光,看到了郑隆勖。
郑隆勖是郑元化第四子,时年三十八岁,浑身上下都透着年富力强的气质,眉宇之间官威压人,此时衣冠上有些风尘仆仆的样子。
“愣着做什么?”郑隆勖开口道:“确实是我来了,去,撤军吧。”
郑昭业张了张嘴,感到愤怒、不可置信。
郑隆勖也不与他多说,向手下吩咐一声,有人拿了一道诏令递在杨嘉手中。
杨嘉作为南京兵部尚书,在郑隆勖这个兵部右侍郎面前却不敢拿大,忙将那诏令看了,脸上神情一变,便要向山下跑去。
“臣领旨。”
“不许撤!”郑昭业大吼道。
“这是殿下的诏令。”郑隆勖淡淡道。
“四叔你这是在做什么?”郑昭业重重喘着气,抬手一指王笑,喊道:“你明知道他马上就要败了,为何要让我撤军?!”
亭中有人“嗤”地笑了一声。
“摆出这表情做什么?你把自己当成是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岳武穆不成?”
却见王笑身后又走出一个与其年纪相仿的少年,手里还牵着一头白色的小老虎,嘻嘻哈哈地说着,脸上俱是讽意。
郑昭业不由大怒。
他这一刻的心境确实是岳飞那种‘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的悲凉。但对方这种话是不好回答的,他郑昭业自视甚高、有脸皮把自己比作岳飞,却没胆子把祖父郑元化比作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