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页

尽管这是事实,神圣罗马帝国宪法上有明确规定,除非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件,否则在邦国政府没有主动邀请前,中央政府是不能介入邦国内政的。

反俄游行示威,明显涉及不到国家安全。普鲁士政府更不可能为了这点儿小事,就放弃自己的高度自治权。

事实归事实,可政治本来就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要是现在做出解释,落入外界眼中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有这功夫,还不如支持爱尔兰独立运动。起码可以进一步打击英国人,缩短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

……

圣彼得堡,伴随着革命浪潮的爆发,俄罗斯帝国这套四面漏风的房子,在风雨中越发飘渺了起来。

步入中年的尼古拉二世,无论是心性、还是政治手腕都成熟了很多,可想要收拾目前的烂摊子,还是力有不及。

战争、罢工浪潮、革命浪潮、独立浪潮,全部都撞在了一起。

事实上,俄罗斯帝国的罢工运动早在两个月前,就曾出现了苗头。

只是当时参与罢工的人数,没有现在这么多,更没有波及到全国。

在沙皇政府和资本家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很快就平息了风波,可涉及到的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物价依旧在不断往上窜,加班时间也在不断拉长,唯一不动的就是工资。

本来就积攒了大量的社会矛盾,英国人支持的革命运动很自然的成为了导火索。

偏偏在俄罗斯帝国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盟友们又纷纷跳出来落井下石。

比如说:芬兰独立运动,除了英国人的有限支持外,出力更大的还是北欧联邦。

又比如说:波兰独立运动,背后的支持者就是普鲁士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