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页

有人敢在沙皇兴头上泼冷水,显然尼古拉二世没有教科书上描写的那么残暴。真正的暴君,耳边是容不下忠言的。

当然,不残暴不等于尼古拉二世就是一个明君了。把君王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执政能力挂钩,本来就是在耍流氓。

“向盟友求援?”

“不!”

“老师,你太多虑了。现在的法兰西,已经不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兰西了。

早在之前的欧陆战争中,他们的脊梁就已经断了,现在就像是一只哈巴狗,只剩下了摇晃尾巴乞食的能力。

我们已经向法国增兵了,二十万俄军足以镇压一切不服。俄罗斯帝国已经沉寂了很多年,现在正是需要立威的时候,而法国人又是最好的立威对象!”

现在是不是俄罗斯帝国需要立威的时候,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儿无法下定论,但一定是尼古拉二世最需要立威的时候。

不知道从什么时代开始,每一任沙皇上位,都要在对外战争中证明自己的能力。

评价是否一名合格的沙皇,大家也不看沙皇治国能力,反而更加看中沙皇是否能打。

在对外战争中打得越是凶狠,取得的战果越是辉煌,那么沙皇在国民心目中的评价就越高。

比如说:被誉为俄罗斯帝国最伟大沙皇的尼古拉一世,靠得就是击败英法联军,收复君士坦丁堡的功绩。

至于治国能力,一名纯粹的封建帝王,对内能够镇压叛乱,没有闹出大乱子,那就已经足够了。

毕竟是沙皇,总有倔强的一面。一旦认定了一件事情,再想要拉回来就难了。

没有能够说服尼古拉二世,颇别多诺斯柴夫没有感到失望。

劝说沙皇邀请盟友参与平乱,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以节省军费开销,并不是真的担心摆不平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