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页

这年头英国实施的是自由经济,政府是不能干涉市场的。当然,这话听听就好了,要是认真那就输了。

不能直接干预市场,不等于完全就不干预了。事实上,政府的经济政策、法令法规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差别只在于干涉力度的问题。

包括调整税率、社会救济、联合财团救世、发动对外战争转移危机等等,都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部分。

“怎么样了,财团同意出手救市么?”

由不得罗伯特·塞西尔首相不着急,自从经济泡沫被戳破后,伦敦股市也步了维也纳股市的后尘,开启了连绵不绝的下跌模式。

不同于神罗那种保守国度,有一大帮的家族企业死死捏住股份不上市,不列颠可是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度,但凡是上了规模的企业都是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更加容易获得融资,有利于加快企业发展,后遗症就是企业要受股价波动的影响。

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看似非常科学,但公司的钱毕竟不是自己的。企业管理层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更高的回报,制定战略的时候通常都比较激进。

平常时期还好,一旦股价大幅度下跌,企业融资变得困难后,激进的发展战略往往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相比之下,不上市、偏保守家族企业更喜欢稳扎稳打。虽然发展速度慢了一点儿,但是企业本身很少有大笔债务,大多数时间都保持着充足的资金流,没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最最重要的是不上市的大企业,通常都是盈利能力良好、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质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就是最强的。

具体可以参考文弗朗茨的皇室财团,拿出来上市的企业大都是高风险的科技企业、或者是盈利能力不足、发展前景不明朗的企业,以及发展潜力已经触摸到行业瓶颈的企业。

真正利润丰厚、或者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企业,一个个都窝在下面闷声发大财,什么时候发展到了行业上限瓶颈,什么时候就是上市兑现的时候。

什么共同成长、共同分享,这种骗人鬼话听听就行了。稳赚不赔的高收益买卖,自己捏在手中不好么,干嘛要拿出去分享?

或许有企业做到了,但这样的企业却是凤毛麟角,上千家上市公司中也就那么百八十家,绝大部分企业上市后都是表现平平。

能够一直稳定运营、跑赢通货膨胀、跟上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没有暴雷的企业,都是良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