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和法兰克福能够成为欧洲四大金融中心,并非他们有多厉害,完全是后面的竞争对手太垃圾。
假如欧洲金融市场流通的货币是百分之百,伦敦金融市场就占据了487,排名第二的巴黎则占据了196(战前),紧随其后的维也纳和法兰克福分别占据了141、137。
再往后看差距就悬殊了,排名第五的米兰连两个百分点都不到,更后面的马德里、圣彼得堡自不用说了。
这个排名不光欧洲大陆有效,放在全世界同样适用。四大金融中心随便一家,拥有的资本都超过后面所有金融市场的总和。
看数据就知道,英国人的底蕴那是真的厚实。殖民帝国的百年积累,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超越的。
即便奥地利充分发挥吸虹效应,汇聚了中欧、南欧、东欧、北欧的资本,仍然还是一个弟弟。
这还是抢了南非黄金的结果,要不然差距还会更加悬殊。要知道原时空伦敦金融市场,此刻拥有的资本更是超过全世界的一半。
靠着这份厚实的底蕴,约翰牛熬过了两次世界大战,一直持续到21世纪,伦敦都能够和纽约争夺世界金融中心一哥的位置。
现在奥地利不仅自己要融资,还要帮小弟们融资,粗略估算了一下,没有三十亿神盾搞不定。
全部从国内金融市场上想办法,非得把资金给吸干不可,搞不好还会引发一场股灾。这样的蠢事,维也纳政府自然不会干。
国内搞不定,那就只能从国外想办法。反正资本无国界,无论来自于哪里的钱都是钱,弗朗茨不介意借的是内债还是外债。
“你们的意思是英国人会以此为要挟,和我们谈条件?”
想要从伦敦金融市场上融资,自然甩不开英国政府。尽管英国人叫嚣着“自由经济”,但这种国际性的大额融资,还是少不了政府参与。
以约翰牛的作风,见缝插针趁机和奥地利谈条件,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是的,陛下!”
卡尔首相:“在不影响经济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最多能够提供一半的资金,其它金融市场加起来,估计也就解决百分之二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