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页

某种意义上来说,奥地利最大的盟友是意大利人。悲观思想是他们最先传出来的,在前面进攻失利、伤亡惨重后,就迅速在法军中蔓延开来,并且还自下而上开始发挥影响。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急匆匆的赶来,就是为了挽回部队的士气,只不过眼前的一幕告诉他,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呜呜呜……”的防空警报声,打破了指挥部紧张的气氛。

从轰炸别人,到自己天天挨炸。前前后后也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这种心里落差没几个人能够承受的。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有些理解大家为什么会士气低迷了。

作为法军最高指挥官,帕特里斯·麦克马洪了解的情况,比任何人都要多。

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众人皆醉我独醒,可不是什么那么容易承受的。

不同于国内那帮激进的家伙,幻想着打破维也纳,帕特里斯·麦克马洪的作战计划,自始至终都只是拿下莱茵河以西的领土。

不是帕特里斯·麦克马洪没有野心,只因为他清楚法军并没有政府宣传中那么强大,敌人也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弱小。

拿下莱茵河以西的领土,法兰西就可以据险而守,就算是奥地利爆发出来,他也有信心挡住。

至于打破维也纳,喊喊口号就行了。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已经老了,早就过了激进的年岁。

乌迪诺上将苦涩的说道:“非常抱歉,元帅。是我让你失望了!要不是我前面指挥失误,也不会让我们原本一片大好局势崩溃。”

局势崩溃?

战局显然还没有严重到这份儿上,中欧战场上法军依然占据着主动权。

至于奥军发起的反击,那都是小儿科。可以肯定,在汇聚起足够的兵力之前,奥军是无法和法军决战的。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废话就不要说了,现在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快撕开莱茵河防线。

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我不管你们用任何方法,都必须要赶在敌人援兵抵达前,完成这一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