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页

一国政府居然要和犹太资本妥协,要是听到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傲气的法国民众多半又要革命了。

现在没有发作,不等于永远不会发作,几次三番的刺杀,已经挑战到了拿破仑四世底线。

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岁月里,犹太资本家在法国的生存环境不会太好。

……

布科维纳地处俄奥边界,自从欧洲反犹运动爆发后,这里就成为了奥地利最大的犹太聚居区。

这也是犹太人在欧洲流浪上千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在局势未明前,待在边界地区,可以更好的跑路。

在这个问题上,犹太人信不过任何人。在这里哈布斯堡王朝招牌同样不好用,因为奥地利同样拥有历史悠久的反犹传统。

有文字记载的反犹运动,可以追溯到13世纪,差不多也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刚刚发家的时间点。

奥地利驱逐犹太人的法令,一直延续到了1848年,直到弗朗茨继位过后,全面实施民族融合政策后才正式废除。

毫无疑问,这道驱逐法令从来都没有认真执行过,要不然奥地利早就没有犹太民族了。

反倒是1820年的融合法令得到了落实,法令规定:所有犹太拉比都必须研习哲学,并且在公开祈祷中只能使用德语。犹太儿童必须上基督教学校。

事实上,弗朗茨的民族融合政策,也就是这道法令的扩大化,加强了对语言文化的推广。

这一政策,在奥地利众多民族中效果都很不错,唯独在犹太人这里遇到了麻烦。

也不能说没有效果,至少福利院收养的犹太孤儿,就同化的非常成功。还有就是父母工作比较忙的,下一代也被同化了。

当然,没有被完全同化,并不代表着没有受到影响。

尤其是1845年后出生的,大家从小都写着奥文、说着奥语、学习着奥地利历史文化,想不受影响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