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抗议只是小儿科,反正都见得多了,拿破仑四世也习惯了。
前不久安南失利也发生过,等条约传回来后,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镇压叛乱。只要叛军被剿灭了,这件事情很快就会淡化过去。
拿破仑四世问道:“国内的情况你们都清楚,陆军部什么时候才能出兵?”
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哈菲兹回答道:“陛下,劳师远征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太多,最快也要一个星期。
并且在抵达埃及过后,还要休整至少一个星期,部队才能够投入战场。
加上行军的时间,向叛军发起进攻,至少也是一个月后的事情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拿破仑四世的催促也是阿道夫兵败的原因之一。要不是皇帝催得紧,他也不会急匆匆的和叛军决战。
只是这种事情,自然不能是皇帝的责任,所以阿道夫只能自认倒霉。
有了前车之鉴,路斯基尼亚·哈菲兹就要谨慎得多了。这次是陆军部选的人,要是再出现了兵败,他这个陆军大臣也难辞其咎。
拿破仑四世眉头一皱:“埃及局势危在旦夕,国内的舆论压力又这么大,陆军部就不能快点儿么?”
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哈菲兹:“陛下,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增援埃及,需要海上行军,我们必须要先筛选掉晕船的士兵。
到了地方过后,还要考虑水土不服的问题。一般来说,这种跨海作战通常都会有半年,乃至更长的准备时间。”
这不是胡说八道,要是盲目出兵,即便是地中海风平浪静,非战斗减员人数也会非常惊人。
尤其是到了地方过后,不进行必要的休整,就投入到战斗中,战斗力再彪悍的部队,也会变成软脚虾。
面对油盐不进的陆军大臣,拿破仑四世也无能为力。
好歹他也是军校毕业的,这种基础性的常识,怎么会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