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页

加上仇恨的力量刺激,维也纳政府和圣彼得堡政府不约而同的下达了报复性命令——拒绝奥斯曼帝国投降。

到了联军指挥部,这道命令进一步得到扩充完善,总结起来也就两条:

1、禁止前线官兵以任何形势同奥斯曼人谈判;

2、联军只接受一种投降模式,那就是放下武器走进战俘营。

看似平淡的命令,实则断绝了奥斯曼帝国投降的可能。走进战俘营,那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

对既得利益者来说,这就是在要他们的命。联军不给留活路,人家当然要拼命了。

明知道联军指挥部过度解读了上层的命令,也没有人替奥斯曼人叫屈。

这就是仇恨的力量,无论是奥地利,还是俄罗斯帝国,都是奥斯曼的世仇。

没办法,两国但凡是传承超过百年的贵族,十之七八都和奥斯曼帝国有血海深仇。

很不幸,现在两国当家做主的恰好都是奥斯曼的仇人。国仇家恨凑一块儿了,不报复就念头不通达。

至于损失惨重,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普俄战争死了几百万,大家都经历过了,又岂会忌惮每天四位数的伤亡。

对后方的官僚们来说,这只是一组数字,远没有政治上的收益重要。

……

怀疑忐忑的心,米德哈特宰相步入了王宫的地下宫殿中,这是上一次战争后的产物。

见识到了奥地利飞艇的厉害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果断的命人修建地下宫殿。

为了躲避头顶上的威胁,安卡拉保卫战爆发后,奥斯曼政府就转入了地下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