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和稀泥的做法,除了拖延时间外,实际上没有任何作用。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的妥协就是在慢性自杀。
弗朗茨接触过亚历山大二世,他非常清楚这位不是什么庸碌之君。早在尼古拉时代,亚历山大二世就提出了社会体制改革。
遗憾的是尼古拉一世已经推动了一轮改革,并且还是以失败告终。晚年的尼古拉一世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不敢冒险和国内的利益集团决裂。
到了亚历山大二世时代,改革的难度就大幅度增加了,他没有尼古拉一世的威望,压服不了国内的大小山头。
全面社会改革缩水为有限度社会改革,走上和原时空一样的道路,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遵循渐进的方式推动社会改革。
关键时刻,波兰起义爆发了,紧接着普丹战争爆发,俄罗斯帝国的霸权遭到了挑战。
为了维护帝国霸权,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发动战争。战争失败,国内的社会矛盾激化,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弗朗茨当机立断做出了决定:“首相,督促柏林政府履行条件,否则我们就让他们什么也不要想拿到!”
这是政治讹诈,谈判陷入了僵局,柏林政府也很慌。在这几个月内,沙皇政府又武装起来了几十万大军。
再打一次?普鲁士人表示很慌,战争进行到现在他们的损失也很大,再和俄国人硬碰一次,就算是打赢了他们也输了。
如果自身实力不足,就算是从俄国人手中割让了大片土地,他们也吞不下去啊!
容克贵族们也是有见识的,知道现在的普鲁士王国经不起任何一次失败。法奥两国还在虎视眈眈,没有动手那是他们还有一战之力。
无论是谁先动手,都会便宜另一家。加上国际局势的严峻,法奥都担心率先入场会被暗算。
在利益面前,盟约比废纸的作用大不了多少。万一被坑了,上哪儿哭去?
这就给奥地利讹诈普鲁士创造了机会。普鲁士只知道俄国人的态度依然强硬,不知道沙皇政府要妥协了,柏林政府又不敢让战争继续下去。
“是,陛下!”费利克斯首相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