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国人手中拿到这片土地开始到现在,除了建立了一个皮毛公司外,就没有进行过任何开发。
如果不是为了宣誓主权,税务官维也纳政府都懒得派了。这是一片收不抵支的土地,每年要亏损好几万神盾的经费。
建立电报线路,自然没有必要了。反正也不怕被人抢了去,没有哪个国家会为了一片冰雪国度,和奥地利进行一场血战。
这只是一个开始,紧接着各大殖民地帝国都在采取行动,大家都知道电报的战略作用。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9月份,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硝化甘油炸药。当然这还处于高度保密中,等普俄战争过后才会对外公布。
毕竟,这也是改变战争的利器。如果提前公布了,俄国人要买,卖还是不卖,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不卖影响关系,卖了很可能会影响战争结果。炸药对这个年代的碉堡、要塞完全是利器,原来很多固若金汤的防线,现在就不够用了。
明面上奥地利可没有向普鲁士出售军火,这种专有的新发明,注定是无法货卖两家。
俄国人赢得战争,又不是弗朗茨想看到的。沙皇政府输了战争,可能需要修养生息二十年;赢了这场战争,没准过个十年八年他们又要搞事情了。
毛熊的韧性不用怀疑,作死能力更加不用说。为了避免这种烦恼,弗朗茨果断的选择了延期。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也充满了传奇性,1860年,开始从事硝化甘油炸药的研究。
1863年,诺贝尔返回瑞典,与父亲及弟弟共同研制炸药,因意外爆炸事故炸毁工场,炸死弟弟,政府禁止他们再进行试验。
因硝化甘油工厂爆炸,弟弟耶米尔惨死,被迫关闭瑞典工厂。
这个时候,奥地利兵工厂抛出了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联合研制炸药。
实际上,大部分兵工厂都是政府合作的,不然生产出来的武器卖给谁?
蝴蝶效应发挥了作用,这个时候诺贝尔没有破釜沉舟,而是选择了更加保险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