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朗茨接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从小接受军事训练,行事作风上都带有军人的气质,同时又同属于学霸。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来拥有共同的语言的两个人应该成为朋友的,可惜在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双方就站到了对立面。

现在历史自然要改变了,远交近攻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处于四战之地的奥地利必须要拥有至少一个稳定的盟友。

目前来看,最好的选择就是俄罗斯。尽管毛熊贪婪无度,和他们做盟友的时候,利益上很难占到便宜。

可是这种帝制国家的结盟,要比和单纯只看利益英国人靠谱的多,沙皇个人的思想有时候可以凌驾在国家利益之上,被背后捅刀子的可能性要低的多。

弗朗茨已经决定放弃近东霸权争夺,俄国人想要占领君士坦丁堡就让他们去好了,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多一分少一分,对奥地利来说都无所谓。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因为俄国同样内部矛盾重重,已经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在解决内部问题前,不可能真的做大。

……

九月维也纳的天,风是秋后爽,雨是秋后凉,天气凉爽好个秋。大地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让人心旷神怡,让人载歌载舞。但同时又让人怅然若失,让人冷静思索。

可以平等对话的人,相处起来自然很随意。亚历山大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奥地利了,早在1838年就曾访问过维也纳。

只不过当时的弗朗茨还是一个小屁孩,双方见过面,相互有点儿印象,却谈不上什么交情。

作为皇帝弗朗茨不可能再去给别人当导游,当然如果来访者是一位美丽的公主,应该可以例外。

亚历山大已经开始接触俄罗斯的政务了,在政治上这位皇储也有很大的发言权,这次两人会面同样是因为政治。

一阵寒暄过后,双方进入了今天谈话的主题。

“俄奥两国源远流长,在国际问题上我们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尽可能实现合作共赢。

奥斯曼帝国正在没落,近东问题上俄奥两国应该尽快达成一致,免得给英法留下可乘之机。”弗朗茨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