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当初早就三令五申通令葡萄牙人,香山澳不得接受他国船只进港,他们把大明的法令视若无睹吗?”
早在乾圣元年,为了刺激南天门的发展,当然主要还是为了推动大明的航海事业发展,朝廷颁布法令,禁止各国船只直接来华贸,各国船只只能到南天门,也就是后世的“新加坡”贸易。
咱们大明也锁国了!
可这不一样,这个看似锁国的举动,是朱国强特意制定的“贸易保护”,为啥制定这个保护政策。
大明的航海技术落后啊!
尽管明船在此之前就航行于四海,但是在西洋各国的竞争下,地各个航线上都处于劣势。尽管每年大明商品的输出高达数百万两,可是超过六七成的商品都是外国商船运输。
为了保护大明的利益,刺激大明的航海业,制定相应的贸易保护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所以,朱国强才会参照英国的“航海法案”制定了“航海法”——只有大明或其殖民地所拥有、制造的船只可以前往大明本土进行贸易,其它各国商船,只能泊停于南天门,于南天门进行贸易。
正是靠着这种排除其他欧洲国家竞争的航海保护,在过去的六年间,大明的航海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而偌大的南海就成了大明的训练场。
先是南洋,然后是印度洋,然后是……世界!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航海技术需要时间去积累。
从近海,到远洋这是一个过程。而这个法案中,唯一的漏洞就是香山澳!
也就是澳门!
澳门在葡萄牙治下,这导致了葡萄商船可直接驶入澳门贸易,还有一些国家的商船驶入澳门进行贸易。
“陛下,既然葡萄牙人置朝廷法令于不顾,那不如直接禁止商人与澳门贸易。”
路振飞也在一旁建议道,张秉文也跟着附议表示赞同。
“陛下,过去咱们可以睁只眼闭只眼,是因为大明的远洋航海事业刚起步,但现在不一样了,大明的海船越来越多。香山澳,早就可有可无了,即便是禁止贸易,也不会出现运输问题,咱们大明船就足够运大明的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