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页

真的要计算起来,这亏了算是半个自家产业,要不财神爷来都不敢这么烧钱。

而这作为秘密武器,他一直都没拿出来说,因为一个是怕泄密一个也是怕丢人,毕竟这东西虽然也就是个欧洲1700年代的产品,但在现在却是跨时代产物。

火铳配上炮,这足够改变当下战争格局了,要不是产量少,两千多人的东海新军能一夜之间荡平草原十万骑兵。光是炮阵他们就没办法的破解,更别提配合极好的一战阵地战术。

这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制式装备来说,东海新军就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是绞肉机。

“杨文广。”

“属下在!”

“从今日开始进入战备状态!”

第514章、三年5月12日 晴 长安乱不乱,阿奴说的算。

其实并非没有人对东海新军提出过质疑,最大的反对派不在朝堂,反而就在青龙苑之中。

晏殊,晏大官人其实对东海新军是持有否定和怀疑态度的,他认为人数为王,花同样多的钱打造一支军队,如果人数上不去的话,装备、战术再精良也难以赢过对手。

还有一点就是忠诚度的问题,当一支军队精锐到其他部队难以企及的时候,他们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安分的情绪,而且就宋北云的思路来看,东海新军这样的部队轻易不能也换不动主将。

那么当这支精锐出现了叛乱时,该如何平叛?假设他们真的拥有至高无上的战力,那么他们一旦出现了问题,谁又能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分歧当然会存在,而且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青龙苑内出现不一样的声音是好事,因为在缜密的思考过之后提出的问题,其实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建设性的。

所以小宋对晏殊提出的问题也给出了系统化的整理和解释。首先就是为什么不用同样的钱打造一支更庞大的精锐部队。

小宋对此的回答其实很简单,队伍越庞大,分摊下来到每个人身上的经费就会变少,那么最终充其量是在大宋制造一个皮室军出来。这没有意义而且也不一定能比辽国的皮室军更强,更不用说草原上正在逐渐成型的重骑兵还有金国的快速反应轻骑兵。

所以东海新军只是一个试点工程,他们现在的昂贵是有必要的,因为当技术成熟之后,装备上的价格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等那时扩军便有了坚实有力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