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页

换一句现代的话,就是为了就业率。

没有生计的百姓,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不管是明代还是后世,在这一点上都是通用的,更不要说,如此一来攻略南洋,就已经成为国策了。

“陛下英明,臣等不及也。”杨洪等人立即行礼说道。

对于勋贵们来说,很多事情有些人是听懂了,有些人是没有听懂,跟听天书一般。但是有一点却是听懂了,那就对南洋用兵。

这一点,立即得到了勋贵的集体支持。

无他,在西域之战后,文官们都在营造太平盛世的风潮,就有了千秋万寿宴,这种国家庆典。

宁可将几十万两银子砸进水了,也要渲染太平气氛。其中有一点就是想从枢密院手中,将兵权给夺过来。

第三十八章 五世说

文官夺权的方式,就是渲染太平,暗示天下而今应该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了。

那么军事开支就应该消减。枢密院的大权也应该限制。这些不稳定因素,应该转到更加稳妥的文官集团手中才行。

不要看,武将在外打仗的时候威风凛凛的,但是在真正政治斗争之上,杨洪,郭登等人,不是朝中文官的对手。

所以,在勋贵那边,只要能打仗,就是最大的正义,其余的事情就另外说了。

且不说,而今的政治环境逼得勋贵不得不向皇帝靠拢,单单说南洋战事这个一个画饼,就足够勋贵向朱祁镇投诚了。

勋贵这样一说。

下面的臣子大部分行礼道:“陛下英明。”

这个时候,整个会议的节奏转到了朱祁镇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