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页

所以在明报出来之后,吴与弼也是很重视的,咬着牙,订了一份,虽然每一次看到最新版都在十几日之后了。

正统三十一年正月初一的明报,送到了吴与弼这里,已经是正月十五之后了。

吴与弼看了之后,立即召集诸位弟子,让弟子们传阅。

等所有人都看完之后,吴与弼就以朱祁镇的问题,问诸位学子,问他们如何能达到大同世界?

这些学生彼此之间七嘴八舌的。但是总体上来还是受到了理学与吴与弼的影响。

“夫子,我等之见,欲使世界大同,必先令人人为圣贤,欲人人为圣贤,必先大张教化,令士农工商皆知大义所在,人人相亲而不相害,如此世界就大同了。”一个学生总结道。

吴与弼却好像每天听到一般。

这与吴与弼的答案并没有相差太远。

吴与弼本身就不仅仅是一个理学家,也是一个教育家,他一生教育了不知道多少学生,并不排斥贩夫走卒来学习。

甚至说后世心学之中很多理念都能在吴与弼这里找到根源。

只是吴与弼比自己弟子想的更多。

这一番话,虽然是对的。但是却不是皇帝所要的。

无他,因为这一番话,皇帝身边的翰林,其实也能说出来的。如果皇帝认为这个道理是对的。

又怎么能能发在明报之上,策问天下。

吴与弼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前番陛下下诏,诏我入京,我准备去北京一趟,你们各自准备一下,有想去的跟我走,不想去的,就暂且回家吧。”

“不过学问之道,不可一日或缺,不能因为我在与不在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