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涟说道:“如果战场之上,北寇大胜,我等所为不过是无用之功,如果北寇在战场之上不能奈何本朝,愿意谈判。”
“即便本朝打得再好,我国国力还是弱于北寇的,总是要有一些让步的。”
黎思诚自然明白,这个让步,很可能是帝号。
黎思诚心中很不甘心,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办法。
以大明为中心的朝贡贸易里面,是容不得一个与大明平齐平坐的国家存在。
大明礼部的风格,比起利益,他们更重视面子。
即便安南与大明的战争,让大明吃了大亏,想要双方停战,安南也要给大明一个台阶下。否则这战事就要继续下去。
几十年前就是这样的。
大明在安南境内坚持不住了,并没有直接撤军,而是册封了陈氏之后,陈天平为安南国主,然后撤军。
而黎利更是奉养这个安南国主一段时间,最后让他病死了,无嗣,黎利这才登基成为安南国主。同时向大明称臣,朝贡贡品也是相当的殷勤。
这就是名实之间的选择。
如果黎利敢撕破这一层薄薄的面子,这一战说不得还要继续打下去,要知道当时朝中支持继续打下的人并不是没有的。
最少张辅的主张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变过。
如果这一场战事打到最后,安南愿意付出去帝号等等代价,不管战场打成什么样子,单单从协议上来,看上去像是一场胜仗。
黎思诚虽然很想一直带着这个帽子,只是而今的局面却容不得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好。”黎思诚说道:“就这么做了。”
于是黎思诚就在占城城北,打扫出一大片空地来,建立了天坛。黎思诚身穿冕冠,身着团龙十二章纹,与大明龙袍差异不小,但是大体上却是一个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