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页

这种松懈的情况之下,明军损失相当之大。

不过毛胜毕竟是老将,稳得住阵脚,联合黄氏的家丁,开始反攻,毛胜亮出自己的大旗,然后带队直插安南军中。

当时安南军队也大吃一惊,被明军骑兵从中凿穿了。

但是安南军队的组织程度却不是一般军队能比的,毕竟现在的安南军队,几乎是在后黎朝一朝最高光的时刻。

面对明军数百骑兵反攻。

安南军队的阵势根本没有被击破。

或者说因为地势的原因,阵线也乱了,即便是阵型混乱的情况之下,安南士卒也没有选择后退,双方都陷入肉搏之中。

毛胜骑兵最大的问题,是山势起伏,地势所迫,马跑不起来。没有速度,纵然毛胜亲兵都是精锐,但是在这种混战之中,只是白白消耗而已。

更让毛胜失望的是。

黄氏的家兵连一会儿都没有坚持下去,就被安南军队给打崩了,黄氏纷纷投降。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

毕竟黄氏这种地方土司有些兵力,不过是看家护院而已,指望他们有其他作用吗?

这一场小规模的战事,虽然不能说,将明军与安南军队最顶尖的精锐全部投入其中了。但是参与进去的各部,放在两国内部都能算得上精锐之列。

黄氏这些杂兵参与在这方面之中,不是分分秒秒被锤死,还有其他下场吗?

毛胜只能选择带着部下突围。

但是一路厮杀出来,只剩下三百多骑,退往了钦州,随即带着兵马进驻防城。

如果事情到了这一地步,虽然明军吃了不小的亏,但是距离双方根结难解,还是有一点距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