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自古以来,从来是人定胜天。如果按他的想法,岂不是我什么都不用做,做一个太平天子,不就行了。”

“果然,古人都是少年学墨法之道,中年学儒,老年为佛老。”

“杨士奇也是如此,此言不足为听。”

只是朱祁镇心中碎碎念,却并没有影响到朱祁镇的表面功夫,毕竟杨士奇实在是大明的柱石元老之臣。

而今就要还乡了。

可以说,这一次乃是朱祁镇这一辈子见到杨士奇最后一面了。朱祁镇不管杨士奇说什么话,都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

不愿意伤老臣之心。

只是他并不知道,杨士奇何等老辣。一眼就看出了朱祁镇的心绪,或许朱祁镇具体怎么想的,他并不知道,但是那股不以为然的态度,却是隐瞒不住的。

杨士奇心中难免失望。

可以说,朱祁镇是杨士奇看着长大的。他很早就预见到了,大明与瓦刺之间,有一场大战,这一场大战即便瓦刺不发动,当今长大了,觉得准备好了,也是要打的。

杨士奇不怕打仗。

特别是大明与北元可以说是世仇了。打瓦刺杨士奇没有不支持的。但是他担心是,朱祁镇与太宗皇帝一般,死咬着蒙古不放了。

这样就不好办了。

汉武帝晚年有弃轮台诏,才算是挽回了国家糟糕的局面。太宗皇帝有仁宗宣宗为他收拾烂摊子,还有太皇太后这好儿媳在。

好些年,国家的元气才算是恢复过来了。

但是他年纪大了,不久于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