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至于朝鲜,越南,瓦刺,女真等地的反应,就要慢一点了。

这些暂且不说。

武英殿之中,朱祁镇与孟瑛寒暄过后,朱祁镇说道:“保定侯一战定南疆,总算让朕松了一口气。”

孟瑛说道:“臣不敢贪天之功,此战全赖陛下圣明,没有陛下在内,臣又如何能立功在外。”

朱祁镇听了,虽然觉得孟瑛是在拍马屁,但是心中却还是有几分受用的,毕竟在沐昂兵败麓川的时候,朱祁镇心中也是有所动摇的。朝中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弹劾孟瑛。

最好还是下定决心,不临阵易将。方才有这局面。

他自己觉得麓川之战,他其实有功劳的。

朱祁镇说道:“只是朕有一句话,在奏折里却不好问,朕想知道这一战之后,西南是不是无忧了?”

孟瑛听了朱祁镇的问话,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心中闪过朱祁镇登基之后所作所为,心中暗道:“当今年岁虽小,但却也不是好糊弄的。”于是他决定实话实说,说道:“臣以为西南之隐患重重,决计不可以以无忧论之。非但不能说无忧,甚至臣以为三五年之内,必有战事,只是战事却没有麓川战事如此之大。”

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

朱祁镇听了心中一动,万万没有想到,从孟瑛口中说出来这样危机。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祁镇已经养成了喜欢听坏消息的习惯,为什么,好消息未必都是一假。但是其中真的不多,但是坏消息,却没有多少假的,甚至即便有隐瞒的地方,也是隐瞒现实的严重程度。

朱祁镇即便下了大功夫在锦衣卫东厂身上,但是他不得不承认,他想用锦衣卫杀一个,或者杀一批人,乃至了解某些定点的信息,还是可以的。但是想通过锦衣卫将大明这个庞大的帝国调查的清清楚楚的。

那是决计不可能的。

所以,他最大最主要的消息渠道,还是拿些真假参半,夹杂各个官员私货的奏折。

这也是他总结出一条定律,那就是坏消息一定比好消息重要,好事放一放依旧是好事,但是坏事放一放,却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