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到某个高度,并非能力不济,只能说时也运也。
朱祁镇话锋一转,说道:“先生分管吏部,却不知道有何主张?”
杨溥说道:“臣别无他事,只是有一件事情,陛下要留心。”
朱祁镇说道:“先生请讲。”
杨溥说道:“而今陛下亲政,万象更新,臣以为应当京察了。”
朱祁镇听了杨溥如此一说,一瞬间耳边似乎有磨刀的声音。
京察乃是大明的文官考核制度,从洪武年间就有。分外内察与外察,分别考察京官与地方官员。
但是京察本身,也是一把权力斗争的利器。
特别是在晚明时候,东林党将京察的监察作用,全部废除了,当成了一把杀伤政敌的利器,一瞬间激化了党争。
而今京察还不像晚明一样。但是他本身具有的政治属性,却不可能剥夺掉了。
甚至杨士奇在正统元年展开的京察,固然将朝廷的政治生态,向好的方向发展,达到了京察的目的,就是举贤去不肖。
但是同样也巩固了杨士奇的权威。以至于杨士奇有远朝于寻常首辅的权威。
杨溥今日提京察的意义何在?
就在杨溥所说的亲政两字之上。
言下之意,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杨士奇得重用与太皇太后直接有关系,而今太皇太后退位,皇帝亲政。那么杨士奇的作用就不那么重要了。
甚至杨溥这一句话之中,有没有想取杨士奇代之的暗示。一时间朱祁镇也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