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事,你尽管说。”李龙应道。
苏昊道:“学生所习的是勘舆之术,所以经常要到深山密林之中去。前些日子,学生进山勘测,遇到强人,学生还受了点伤,至今未愈。”
“竟有此事?”李龙眼睛一瞪,“这丰城知县是干什么吃的,为何不安排民壮去剿匪安民?咱家这就差人去训斥于他。”
“学生不是这个意思。”苏昊连忙阻止,他还真不是想告韩文的状,这个李龙实在是太急于要给自己的撑腰了,别把韩文给误伤了。
“学生的意思,是说这勘舆之事颇为凶险,所以学生想打造几件称手的兵器用于防身。但这兵器的打造,是需要兵部题准的,不知李公公可帮忙通融一二否?”
第137章 调令
听到苏昊的这个要求,李龙略一迟疑,问道:“改之所言的兵器,可是火器?”
“正是。”苏昊说道,“学生是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只有凭借火器才能与贼人相敌。”
“这倒也是。”李龙点点头道,“改之若需用火器,咱家写个条子,让江西都司给你拨付几件就罢了,你何苦还要大费周折去自己打造呢?”
苏昊道:“李公公应当知道的,军器局和兵杖局造的各种铜铳和铁枪,份量都太重了,不便于像学生这样的文弱之人随身携带。学生想托工匠打造几支轻便一点的火铳,以备不时之需。”
苏昊当然不会告诉李龙说自己在制造一种性能优于大明制式火铳的新火器,他编出来的这个追求轻便的借口,倒也是合情合理的。当年明朝军队里使用的所谓无敌手铳,用黄铜铸造,重达16斤,这样的兵器除非是挂在马上,否则谁也带不动。
李龙听完苏昊的理由,点了点头,问道:“那么,你打算造多少支呢?”
苏昊道:“大概也就是十来支吧,学生自己用两支,学生还有几名亲随,也随身携带几支,这样遇上小股的贼人,学生也就可以自保了。”
李龙松了口气,说道:“若是十来支,改之但造无妨。回头咱家知会江西都司一声就行了。不过,此事不可声张,传出去就不太合适了。”
“学生明白。”苏昊连忙应道。
明朝军队里使用的火器数量不少,种类也很多,有诸如大将军炮、二将军炮、三将军炮、神枪、神铳、一窝蜂、神机箭、襄阳炮、盏口炮、旋风炮、四眼铁枪、双头铁枪、佛郎机铜铳之类,林林总总,四五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