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页

长风[校对版] 紫钗恨 2006 字 2023-03-16

曹明选定的河南督军是“革命督军”关山河是也,进兵河南之后关山河确实有些创举,如拆除寺庙改办学院,强行让僧侣回级,他信仰泰西所传宗教,在军中为官兵集体洗礼,据云更有流动教堂,其人据外人传言十分节俭,身着大兵服,装扮有若一个老农,经常召开大会,大讲救国之道理。

开封附近的少林寺有塔林,游人云集,关山河到此一游大笔一挥,题了一句:“唯机器化可以救国,唯工业化可以富国……”

然后关山河下令铲掉前金皇帝题的字,把自己这句名言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不过这句话在前人大贤的墨宝之间,说有多顺眼就有多顺眼。

更令河南民众高兴的事情是关督一进入开封就决定只预征田赋一年,又请河南富商为关督的义军募集军费二百万元,筹集不了商会正副会长自已拿家产垫上去,只可惜慕容风华赚足了本钱和名声,已经搬家去了海上。

而在柳镜晓的德政之下,河南又根本是一个烂摊子,结果关督虽然只拿到了军饷一百五十万,却很有开拓精神,就地吸收了大量游手好闲的青壮年,扩编部队三个混成旅之多。

好大的一个摊子,要知道直军战胜鄂军,也只是扩编了四个师的部队而已,那边杨林翼也如法炮制,他到处委任番号,很多团长只有三四百人,日后河南师长旅长不值钱的起因就来源于此。

双方都是相互不对付,杨林翼因为得到柳镜晓源源不断的军火援助和少量财政支援,而且他的地盘受河南省币贬值影响较小,一再向开封进击,关山河也想一举拿下归德,曹明虽然下了三次停战令,结果口口声声服从曹帅领导的这两员新晋大将一面打电报表示绝对服从,另一方面激战不止。

而双方激战的同时,洛阳方面正好云集了鄂军的残余力量,约有三四万人,而原属河南的镇嵩军正好也从陕西回老家,镇嵩军历史上和一时间鄂系关系密切,鄂系残余有借镇嵩军复辟之说此起彼伏。

镇嵩军原本是河南的土匪武装改编而成,不过三营之众,大统领刘华镇著匪出身,出名的假仁假义,最善长卖友求荣,后来八省援陕,镇嵩军入陕发展,在陈树良支持之下扩充成五旅之众,实力不可小视。

而河南是连接南北的一个关健,决不可失,陈云杰即率张来福、南耀萧两部,一战破敌,二战全胜,三战直入洛阳,陈云杰借机虎据洛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至于杨关两位赶紧向陈云杰输诚。

而田直明正在苦战的电报送到陈云杰的手里,陈云杰却不冒然出兵,结果他的情报表明柳镜晓只派了少量部队南下作战,而主力仍留于山东准备与已军作战,田直明虽属直系一脉,但相对曹明这一脉来说,关系并不密切,陈云杰估计李定远和丁宁的本钱太小,顶多就是多占点地盘,可以顺便打击对自己指手画脚的田直明部。

就是出于这种打算,陈云杰一方面增兵德州一线,对柳镜晓形成相当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则亲率了南萧耀南下湖北,当年援鄂之役,南耀萧就曾经在这个位置坐了短短一段时间,很快就被徐又铮赶下台了,这次上任,南督仍是陈云杰操控的小媳妇,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

陈云杰也心满意足,他当年初任第三师师长时的两个旅长都升到了执掌一省的地步,不止南耀萧,张来福也升任河南军务会办,替他看守洛阳地盘。

陈云杰南下的同时,河南方面又发生了新的矛盾,在军饷分配上,杨林翼、张来福及苏寒秋都对关山河非常不满,结成了一个反关山河的小三角联盟,而镇嵩军的问题依旧无法解决。

陈云杰只能赶回河南处理问题。解决的方法只能牺牲一下关山河,陈云杰请示曹明之后,将关山河由河南督军升任陆军巡、检阅使,这个陆军检阅使从来是因人而设的,专门安排部下有雄心壮志的退职老军人,按陈云杰的话,这个职务也只有关山河才有资格做。

河南交由杨林翼则负责,杨林翼当即率部回击企图进犯河南的镇嵩军,这也是一桩趣事,打着陕军旗号的镇嵩军却是标准的河南地方部队,打着豫军旗号的杨军却是标准的陕军,双方在虎牢关大战三日,镇嵩军终于不支,刘华镇弃部而逃,手下大将或死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