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样还是马桶……萧如浪和萧马熊的案子在军事法庭上已经审理完毕,结果是毫不出人意料:两个死刑。
柳镜晓虽然说是一个不杀,萧马熊家还是好几个首恶份子被处决,只是蒙定国说了好话,才保住了萧家没有绝后,而且柳镜晓法外开恩,两萧到现在还没有正式处决。
据说这是柳镜晓的授意,不过总算把一些叛乱份子的心思安定下来,特别是胡博副旅长一再上书尽恶务尽。
这其中有人欢喜有人忧,象那个陈茜营长,就是那个领着熊科长观赏大美女后被萧如浪挨了一枪的陈营长,现在逢人就说:“我替师长挨了一枪……”
以后每逢政治风波,陈营长的救命法宝就是:“我是坚定站在师长这边的,是我最早向师长举报萧如浪的阴谋,为此还挨了一枪……”
这件法宝无往而不利,熊科长也不好点破,至于胡副旅长,他关于两萧叛乱的回忆文章长达三四万字,详细到了不能再详细,完全是一本最优秀的冒险小说,讲述他在大家都没有觉察到危险的时候,已经第一个发现萧如浪的不法行径,做好万全的准备,等萧如浪一发动他就率部给以叛乱分子闪电一击,披露了大量常人所不清楚的细节,如丁宁在这场叛乱中的不少军事错误。
至于白斯文的回忆录,那就更精彩,完全可以作为一本武侠小说来读,白连长是如何忍辱负重,千方百计地和萧如浪斗争,在两萧叛乱发挥何等重要的作用,而丁宁如何少不经事,从中多次破坏白连长的行动,他白斯文又如何千方百计地进行弥补。
只可惜,丁宁有个好妹妹,白斯文再怎么吼叫,都只是一个小小的政协委员,丁宁犯了那么多政治错误却仍然位居共和国的最高位,而这么精彩的回忆文章,无法在全国政协的文史资料选辑上登载,只能刊登县级文史资料上,而且原文十六七万字的文章,经过编辑的巧手后保留了两页一千多字,标题改为《丁宁先生对我的多次教导》。
再说柳镜晓把这些大小事务都搞定,然后又巡视了一遍全省各地,这才回到济南,各位未到手和已到手的夫人摆了个接风宴来迎接,郭俊卿甚至把陈秀婷也带来了。
连燕傲霜也借送学生到山东的机会赶到了济南,柳镜晓天生对燕傲霜有一种畏惧感,一见面就行了个军礼,然后说道:“老师!”
燕傲霜只是点点头,这倒打翻了醋缸子,几位夫人娇嗔不断,让柳镜晓吃尽了小苦头。
柳镜晓在花从中看到木琼音那有些落漠的俏脸,灵机一动,拿起一个杯子,随手倒了一杯茶,说道:“我先敬琼音一杯!”
众女之中,他和木琼音的感情最浅,或者说木琼音只是他名义上的夫人,但这次和鄂军大战,木琼音却出力甚大,众女都嫌他偏心,暗自加重了力度。
柳镜晓却不在意,举起杯子递向木琼音,脸上全是笑意。
这茶是上好的西湖龙井,所以柳镜晓是个俗人,只是木琼音满脸通红,接过杯子,说了句:“你都知道?”
柳镜晓笑了笑,然后说了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粘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