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页

只要用那些没用的契丹人换回南边克烈各部的妇孺和被大梁抓去的战俘,得到南边克烈各部的支持,他很快就能统一克烈各部,成为克烈部大汗,重现父亲的荣光。

马尔忽思汗的主意很不错,只是他没想到大梁居然只愿意拿十个克烈人换一个辽国皇室。即使算上耶律延禧的嫔妃,他总共抓到的辽国皇室也不过几十人。如果那样换的话,他只能换回几百人。这一点恩惠是无法让南边各部投靠他的,所以他让部落会说党项话的人讨价还价。

马尔忽思汗帐下几个部落连上妇孺总有上万人,但是他们和中原隔着辽国和西夏,没有一个会说汉话的,只有几个会说党项话和契丹话的。

没有了妇孺,草原部落并不会灭亡,他们可以去抢其他部落的女人繁衍生子,延续部落。

因此大梁虽然得了防州,抓获了好几个部落的妇孺,但是并没有蛮人来投降。

马尔忽思汗听到大梁太子请他答话,便也打马出来,在马上向晁勇躬身行礼。

两人的对话便通过投靠大梁的克烈人展开。

晁勇看着马尔忽思道:“我的龙旗插到哪里,哪里就是大梁的土地。从今日起,这一片草原就是我大梁的土地了,如果你们归顺我大梁,我可以让你们继续生活在这片草原上。如果你们不愿归顺,你们可以带人离开这片土地,否则大梁铁骑将剿杀所有觊觎大梁国土的人。”

马尔忽思听到晁勇这么霸道的宣言,也是一愣,后面的蛮人已经有人忍耐不住舞起弯刀来,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草原上,他们才是这片草原的主人。

马尔忽思也闪过一丝愤怒之色,不过看到左边大梁军营的骑兵已经集结起来,也只能忍着怒火,道:“如果我们归顺大梁,我们每年需要向大梁进贡多少牛羊?”

晁勇摇头道:“你们归顺了我大梁,就是我大梁的百姓,不需要进贡任何东西。大梁的商人将没有限制的来到这里,你们的牛羊可以换更多的东西。”

听到晁勇的话,各部蛮人纷纷难以置信的交头接耳起来。

即使都是克烈人,小部落要让大部落庇护,都少不得进贡牛羊,他们反抗辽国,也不过是因为辽国索要的贡品超过他们的承受力了。

马尔忽思却怀疑道:“我们是不是要向党项人一样为你们征战?”

晁勇听了马尔忽思的问题,对身边的翻译道:“你在宁夏路几个月,想必也知道我大梁的兵制,你和他说说吧。”

晁勇一直想实施全民义务兵制,但是大梁初定,不能强制推广。因此大梁现在的兵制还是自愿参军,丰厚的军饷、封侯拜将都很吸引人,因此大梁也不愁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