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山渐青[校对版] 何昊远 1882 字 2023-03-15

同时驻兵兜岭的种世衡也松了口气,终于可以把大部分兵力撤回驻地了,这种大雪封山的情形,党项人是不可能再发动大规模反攻了。

不利之处就在于上次龙卫军左厢刚调往西北,尚未参加什么战事,大雪便来临,既未起到实战练兵的作用,这两万五千骑兵到了西北,人吃马嚼,加大了朝廷物资转运的难度。

“陛下不必担心,将来对夏作战,龙卫军左厢总是要派上战场的,现在先让他们熟一下那边的气候环境也好,如今在军事上臣不怕花钱,就怕练不出一支强军来,只要他们在西北不放松训练,多花些钱也是值得的。”许清尽量轻松地开解道。

“目前也只能如此了。对了,当初跟随你到西北的教导营,这次做得很不错,前后共歼灭了近两千夏军,俘获了三千多匹战马,尹洙给他们报功的奏章上,特意夸赞了这事。呵呵,他们这以抢马为主的做法,倒跟子澄你十分相象啊!”说到后面,赵祯又微笑起来。

许清心中也欢喜,嗯嗯,总算没白教这些儿郎们,知道马儿的重要性了。这次赵野他们看来是有望升官了,上次渭州大战,他们在实职上都没有提升,若两次的功劳算在一起的话,赵野功劳足够升个都指挥使了,马良春他们再上一级,成为营指挥使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个级别将领的升迁一般赵祯都不会直接过问,许清也就没有在他面前说什么。赵野他们的功劳在那里摆着,若是到时有人敢从中作梗,自己再去找人理论不迟。

最后许清又提了一回兴武举的事,毕竟练兵大比武开始后,必会淘汰下许多不称职的将领,如韩琦所言,举武举已迫在眉睫,这样才能补充进去一些新鲜的血液。

许清提出兴武举、办武学,除了确实为朝廷选拔些将领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以此举带动整个大宋的尚武之风,经过近百年的偃武修文,大宋的文风鼎盛,武风极弱。

除了西北及真定太原一带边境外,大宋内地民风已经极为软弱,否则当初王伦也不可能以百十人连下数州,象楚州城不下二十万百姓,王伦带着百多人竟能轻松占领,而几乎没人敢反抗,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若换在西北一带,王伦那点人怕是连一个村子都进不了。要知道陕西一带,时下百姓自发组织的乡兵,其战力甚至不输于正规禁军。

第266章 有益身心的运动

许清在书房里,拿着一张字贴细细的琢磨着,为了有个直观的对比,他还从刻印作坊拿来了两份石介亲笔稿件。石介曾多次在京华时报上投稿,这倒方便了许清。

这份字贴与石介的的笔迹已十分神似,若不是知道内情,许清根本以为这字贴就是石介手书的。许清又让人把红菱叫来,红菱在书画上的鉴赏能力绝对不低,许清自认不如。

等红菱进来后,许清也不先言明,只说道:“菱儿,来来来,帮我看看石介石直讲手书的这些字风骨如何?”

许清平时喜好收藏欧阳修、蔡襄这些人的字画,也常让她来鉴赏,红菱不疑有他,拿桌上的字贴及那两份稿件看了看,秀眉轻蹙道:“许郎,石直讲的字嘛刚劲有余,柔韧不足,虽挺若青松,但运笔之间有些生硬,算起来也只是中平之作,若是用于收藏怕是……许郎,你不是会收藏石直讲这幅字贴吧?”

小夫妻俩在家里,红菱说话没那么多顾忌,对石介的字评价是为中肯。说到最后她也意识倒许清大概不是用于收藏了,毕竟石介的字算不上上佳之作,于是疑惑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