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王冷冷道:“不用怀疑,我已经得到情报,凤仪门通过她们的弟子,父皇的宠妃纪贵妃向父皇进言,说我拥兵自重,若是继位,必然弑兄杀弟,而太子虽然才干稍差,但只要派贤臣辅佐,能够更好的治理天下,哼,不过是因为我不肯接纳她们的弟子做王妃罢了,一群女人,妄想控制天下,我李贽可不是木偶泥塑。”

中年人忧心忡忡地道:“可是凤仪门势力强大,若是极力阻挠殿下登基,那可怎么办呢?唉,属下不擅长策划,不能为殿下分忧。”

李贽目光一闪,道:“若是那人肯归我麾下,必然可以对付凤仪门,其实我并不惧怕凤仪门的武功,她们虽然武功高强,可是我已经结好了少林那些名门正派,至少可以避免凤仪门使用武力,我担忧的是她们长袖善舞,擅于挑拨离间,如果不能善用计策,让她们继续发展下去,我恐怕大雍江山落于妇人之手。”

中年人道:“总听殿下说起那江哲,属下十分渴望一见,只是殿下有把握让他效命么。”

李贽苦笑道:“怎么说呢,让他在我手下为官倒是并非很难,但是若要他忠心效命就难了,这人心思莫测,而且对荣华富贵、社稷民生都不甚关注,这样一个冷淡的人,我如何能让他倾心相投呢。我收到情报,他上表进谏,被南楚免官,看到他的表章,令我心惊,他对南楚大雍局势了如指掌,这样的人物,若是不能为我所用,真是李贽平生遗憾。”

中年人接过李贽递给他的表章,看了良久,抬头道:“殿下,你必须立刻派人去南楚,如果不能得到此人,我们大业难成,而且凤仪门不是瞎子,她们若是看到此人才干,必然会招揽他,他如果成了太子的幕僚,我们危矣。”

李贽微笑道:“我相信凤仪门没这个本事让他心悦诚服,凤仪门擅长的那套‘为国为民’的表演感动不了他,李安也没有让他降服的可能,倒是齐王很有可能让他归顺,这次齐王传来密信,谈及在南楚遇到江哲,江哲救了他的性命,齐王虽然鲁莽,但是待人却是热诚,若是江哲随了他,齐王必定言听计从,那才是我们的一大危机,现在齐王养病,我已经禀明父皇,立刻攻打南楚,只要我先破楚,那么江哲必然落到我手。子攸,我们的确应该派人去南楚,不是为了说降,而是为了掌握江哲的行踪,想要说降,除了本王之外,无人可以成功。”

这时,门外的侍卫高声求见,进来之后,跪禀道:“殿下,陛下诏殿下入宫,商议伐楚之事。”

第十九章 伐楚之策

李贽随着内侍入宫,他前几日上书要求伐楚,但是没有回音,今日父皇终于召他入宫,不免有些喜出望外。议事是在御书房举行的,雍帝李援坐在龙书案之后,微眯着眼睛,神色不豫,而在他身侧坐着一个美丽出尘的宫装少妇,在书案左侧的椅子上依次坐着太子李安、丞相韦观、魏国公程殊,右侧除了第一个位子之外,坐着抚远大将军秦彝、齐王李显,李显仍然是面色苍白,有些病恹恹的,可是精神倒还不错。

太子李安,今年三十六岁,比雍王李贽大两岁,不过他没有练过武功,不像李贽这样英姿焕发,虽然因为保养的不错,看起来倒还不是很老,可是眉宇间总带着一丝疲惫,他看着从外面进来的李贽那种令人倾倒的英姿,眼中闪过一丝嫉妒。李贽径自走到龙书案前,拜倒在地道:“儿臣叩见父皇。”李援道:“贽儿,怎么来得这么晚?”李贽笑道:“儿臣来之前刚刚收到江南的谍报,所以整理了一下拿过来,好让父皇看看。”

李援奇怪的看了看李安道:“安儿,江南谍报你不是已经递上来了么?”

李安笑道:“想必是二弟还不知道,江南的谍报已经先到了我这里。”

李贽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笑意,道:“太子殿下那里的江南谍报是梁婉传来的,儿臣这里的谍报渠道不同,所以想必有些父皇还不知道的事情。”

李安神色一凛,他千方百计将江南谍报网控制在手里,想不到李贽仍然另有情报,怎不令他嫉恨,冷冷道:“原来如此,前些日子,六弟进攻襄阳,如果二弟将那些情报也拿出来,想必六弟不会败得如此之惨吧。”他只顾自己快意和打击李贽,却忘了李显的心情,李显眼中闪过一丝阴蠡。

李贽不慌不忙地道:“臣弟是在六弟第一次攻打襄阳失利的时候才发觉我们在江南的谍报网还不完全,我们得到的襄阳军力布防图十分粗略,必然是襄阳守将在上呈兵部的时候做了手脚,可见梁小姐负责的谍报网已经被南楚有识之士留意,只是碍于南楚君臣的维护,才不敢清除他们,这样一来,等到我们正式和南楚开战,我们的谍报网必然会被摧毁,碍于这种情况,臣弟不得不重新布线,总算是颇有成绩,太子殿下不知详情,并非是臣弟阻拦,只是新的布线刚刚有了成效,所以没有及时支持六弟。”说得这里,李贽看了李显一眼,微微欠身表示歉意。李显微微摇头表示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