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页

毫无疑问,李延吉的这次猝死就属于极端情况,五部首领自知若想说服他人让位于己绝无可能,是以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这一极端手段,目的就是希望在大唐使团到达时使得自己能够脱颖而出,这样的话天可汗在指定新任奚王的时候自然会优先考虑到自己。

争斗就此而起,一头牛,一匹马,一个女人,一小块儿草场,甚至是十年二十年前陈谷子烂芝麻的小小旧怨都成了拔刀的理由,在上无奚王的弹压下,小争斗越来越多,渐次合并的越多越大,最终也越来越血腥,而这血腥的背后策动血腥的人就只有一个目的,千方百计的在这段权力空白的窗口期内获得更大的草场,更多能拉弓拔刀的子民。

或者更准确的来说这也不是根本目的,由一头牛引发的纷争背后,目标最终指向的却是悬空的奚王之位。

帝者崩,山河失色;王者薨,四野不宁。这句话在饶乐草原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当以鸿胪寺卿正为首的朝廷使团到达饶乐前往致祭时,可怜一代奚族共主的李延吉竟然还没安葬!五部首领为争王位甚至将“战场”开拓到了他的丧事安排上。

在赵卿正称引仁礼的大发了一顿脾气之后,李延吉的后事安排章程才总算通过,在他老大人“丧葬期间不得妄动刀兵”的谕令下,乱纷纷的饶乐草原也暂时恢复了平静,五部首领一边依朝廷正礼服麻衣帮办李延吉后事,眼睛却充血地紧盯着赵卿正。

天可汗自然不可能来这饶乐,那下任奚王到底是谁,十有八九就得看这位老大人的意思了。

那一段时间里大唐使团的人可算是红透了半边天,赵卿正那里自不必说,就连张亮这样不起眼的使团成员也被人捧的了不得,好马,女奴,上等皮货一拨接着一拨的送,目的都只有一个:在赵卿正面前帮我家首领美言几句。

五部首领望眼欲穿,眼珠子都瞪出血了,但赵老大人却是半点不急,妥妥当当料理好李延吉的后事并致祭完后,他将五部首领及那些个长老们悉数招到了一起会议。

张亮直到现在都还记得会议那天饶乐都督府内的气氛有多凝重,咳嗽一声的话天上保不准都能掉下刀子来,也正是在这次要命的会议里,赵卿正将三十多年积攒下的官场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一个主掌外蕃之事的老鸿胪寺人应有的“政策”水平及以蕃治蕃的驾驭能力。

简而言之,五部族长每个人都从赵卿正那里感受到了看重与希望,同样也感受到了他的为难,哎!大家实力都差不多,这实在让至公无私的天可汗难以决断哪!与此同时,也是在这次会议中五部首领因为此前纷争而起的怨恨被埋的更深。

一场持续了整整一天的会议之后,赵卿正带着侯任奚王的推举名单拍拍屁股就回了长安,言说一切要禀明天可汗后再做决断,他走之前连半句靠点谱儿的准信都没留。

如此以来他跑的这一趟不仅没解决饶乐草原上的纷争,反倒是往烧的旺旺的火堆上又猛倒了一桶油,他前脚走,草原上后脚就又噼里啪啦的干了起来。

赵卿正虽然什么话都没留,但他当日会议中的意思已经明白得很了——天可汗指定的下任奚王肯定得是实力出众的那个。

尽管也有聪明人看破了赵卿正这番做派背后的意思,但情势到了这一步时已经是陷入了身不由己的不可控制之中,五部首领里无论那一个都已经是退无可退,也都不想退。

赵卿正这次回长安时没带张亮同行,他跟其他一些人一起留了下来,他们要在这里等着新任的朝廷正使到达,并在这位正使宣布下任奚王人选后为新任饶乐大都督布置接位及王爵受封典礼。

作为驾驭属下的手段,历来的上位者都会有意识的保持手下各方势力的实力均衡,李延吉在位时也不例外,如此以来他猝死时的五部奚在实力上也就差距不大,这样的纷争闹腾起来才叫一个厉害,谁也不甘心却谁也吃不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