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寒暄又是一阵儿好忙,直到文士们大多被小舟接引走之后,唐成这才慢慢清闲下来。
直到此时,一身白衣胜雪的柳随风才走过来,身后跟着的正是马别驾走时连个招呼都没打的关关。
“唐兄一战成名,可喜可贺!”,柳随风说话之间束手将关关引到了唐成身侧,“那一年之约唐兄莫要忘了才好!”。
“这是自然”。
闻言,柳随风没再说什么,招手处便有一个童子前来引导二人登舟。
许是不堪水上秋风的凉意,关关的身子微微向唐成靠了过来,作为彼时文会约定俗成的规矩,至少在这个夜晚,她是属于诗魁唐成的。
从扬州到金州,从明月之夜的二十四桥到群花盛放的菊花台,看着身侧这个意气风发的男子,关关觉得刚才所做的一切都值了,哪怕她为此得罪了刘景文,注定了此次金州之行只能是有劳无获。
唐成伸手挽住了靠过来关关,她的腰肢果然窈窕细腻,“冷吗?”。
关关没说话,浅笑着摇了摇头,只是身子却向唐成怀中依偎得更紧了。
秋来江南草未凋,远处青山隐隐,舟下湖水迢迢,长身而立的唐成与怀中的关关踏舟而行,目睹此情此景,那引舟的童子心中油然又浮现出主人常常喜欢说到的词儿来。
才子佳人!
出了离园,二人登上马车,车夫老李诧异地看了关关一眼,却是什么都没说,随着他扬鞭一声吆喝,马车辚辚声中直往州城而去。
纵然已经上了马车,关关依然如同不堪凉意一般紧紧的偎着唐成。
“听说刘景文请你来是许下了重金的,这次是我连累你了”,言至此处,唐成略一迟疑后又道:“马别驾此人气量不大,他该不会?”。
关关久在欢场,察言观色的功夫自不需说,唐成的话虽没说完,她却明白了意思。
“他果然不是只想着自己的薄情之人”,关关思及这一点时,已然从心底涌起了一股暖意,靠在唐成臂膀上的头轻轻地摇了摇,浅笑声道:“马别驾是有身份的人,不管他心里怎么想,却也不会出面与我为难”。
这个唐成能理解,老马虽然气量小,却也不愿别人拿这话来说他。他的身份太敏感,与关关的差距又实在是太远,纵然有心也不好计较,尤其是在出了文会的事情之后就更是如此,“马别驾虽然如此,毕竟还有刘景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