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党营私到罔顾法治包庇陷害……
桩桩有理有据,一件一件,无数宗罪,朝廷掀起轩然大波。
因为这件事牵扯到了许多人,但是案件中却没有严明。
这不是皇后给那些君策一党的人的机会,而是皇后给他们明晃晃的威胁。
若是他们再敢为君策说话,她就有证据让他们不能说话。
皇后十分清楚,自己要斗的是君策,这些小喽啰,以后有的是机会。
这下朝廷沸腾了,原本昨日附和放过君策的那些人,开始转了风向。
原本全力帮君策脱罪的人,开始沉默不言。
提出君策罪证的大臣,一个个口诛笔伐,化身为正义的使者,要让君策付出应有的代价,以振朝纲。
皇帝看到底下大臣呈上来的证据,皱了皱眉。随即按照惯例,把事情交给了大理寺。
提出此事的大臣,特意待皇帝下达命令之后又提议:让御史大夫监察。
给的理由是:这件事疑点太多,大理寺手上的案子也多,若只靠大理寺一家,怕是许久才会出结果。
为了避免策王一直遭受非议,让御史台监察,可以很快得出结果。
对于这个提议,皇帝有犹豫,没有立即答应。
哪怕他选了君晟,也想尽可能的让君策能活着,到底是他的儿子。
皇帝没有答应,其他大臣也不感硬逼。
回了御书房,内阁大臣把几本奏折特地放了出来。
皇帝打开,是君策亲自上的折子。
看完之后,皇帝一时怒火中烧。
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和李清云合作的是谁。
不是君晟,是他自己。
“混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