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以来,魏玘射出过无数支箭,却没有任何一支如此令人后怕。
倘若失手, 他或会误伤阿萝, 甚至射杀阿萝。这般骇人的可能,并非不在他考虑之中。
可魏玘别无选择。
谁也无法确定柴荣不会出尔反尔。他以阿萝为质,掌握筹码、占据主动, 既能向魏玘等人无度索求, 亦能随心所欲、伤害阿萝。
忍让只会助长柴荣的气焰,将阿萝推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唯有处决柴荣,方能绝处逢生——更不必提,柴荣了解阿萝的过去与秘密。
魏玘知道,为保阿萝平安, 不可与柴荣正面交锋, 必须兵分两路, 一路在明, 一路在暗。
明处者,当与柴荣周旋,言语不断,探其位置,稳其心神,引其注意;暗处者,当伺机而动,借助密林荫蔽,以散兵包拢合围,以弓手一举击杀。
此等计划不容半点差池,稍有不慎,可能会危及阿萝的性命。
其中最重要的,是弓手的人选。
此名弓手万里挑一,需得沉心静气、不动如山,又应穿杨贯虱、箭无虚发,上担夺人性命之责,下承救人水火之任。
魏玘不敢把阿萝的安危交付于旁人手中。
他必须亲自上阵。
当魏玘作出决定、将其告知众人,整座都尉府陷入了死一般的静寂。
川连望他,辛朗望他,梁世忠、郑雁声也望他。许多道视线聚焦一处,似担忧,也似拷问。
那时,终是川连开口,唤他一声殿下,将千情万绪藏于短短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