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炮轰渤海国 陛下怎会亲自出现在这里?……

得知水师彻底溃败的消息,大臣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乱成一团:“陛下,这样下去,我们的城墙就要塌了!”

“早知道启国水师如此强横,就不要派兵去儒城了……”

渤海国主彻底慌了,哭丧着脸死死抱着宝座的扶手不敢放:“都怪你们!当初都是你们信誓旦旦说一定能逼得启国退让,结果呢?一群废物!”

大臣们兢兢战战趴在地上,满脸苦涩,没想到诚郡王说的竟然都是真的。

“陛下,启国有什么条件,就答应他们吧……”

“大不了咱们求和就是……”

渤海国主脸色一阵青一阵红,脸皮子直抽抽,若是求和,人没了,钱没了,盐也没了,面子里子都没了!

可是这样下去,说不定连王都都要没了!

他颓丧地重重叹口气,彻底被整治得没了脾气:“去吧去吧,听听启国有什么要求,都答应他们。”

※※※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一条竖着白旗的小船小心翼翼靠过来,萧青冥觉得“招呼”打得差不多了,终于下令暂停炮击。

求和的渤海使者上得船来,跪在地上向萧青冥叩首行礼,姿态无比谦卑恭敬,比起之前在儒城的趾高气扬,完全判若天渊。

使者送来了国主的求和书,说是求和书,基本与投降书没有太大区别。

渤海国主亲手写了一封言辞恳切谦卑的道歉信。

大意是津交盐场发生的种种不愉快,全是诚郡王和那群盐商私下勾结,与渤海国无关云云,并承诺即刻下令命诚郡王退出启国境内。

渤海国按照萧青冥的要求,无条件归还了当初掳走的那上千名青壮盐工,赔偿了霸占津交盐场多年来的损失,还有一大笔钱,用来赎回被喻行舟扣押在儒城的渤海人。

眼看着一箱箱金银赔款搬上船,还有那上千名得以释放归乡的盐工,正跪在地上喜极而泣,疯狂磕头谢恩。

萧青冥终于大发慈悲,松口表示不再继续他的“演习”,准备掉头离开。

使者大松了一口气,擦了把汗,可算把这尊杀神送走了。

萧青冥和江明秋立在船头,看着渤海使者“喜气洋洋”离开的背影。

江明秋笑着摇摇头头:“看来渤海国主被您吓得不轻,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答应了我们的要求。”

萧青冥双手负背,目光悠远:“是啊,这次我们占了一个出其不意的便宜。咱们的船队还有水师规模还是太小了,这么大一座城,光凭我们这五千人,是不可能上岸去攻打的。”

“炮弹量也有限,这次几乎把我们军备厂出的所有炮弹存量全部清空了。”

“若是渤海国主死硬着不肯低头,等炮弹打完,我们也没别的攻击手段,只能无功而返。”

江明秋忍不住笑道:“多亏将军定下速战速决之策,这才让渤海国主吓破了胆,只一味求和。”

“现在一切顺利,我们还是早点返回儒城,以免渤海水师反应过来,就不妙了。”

萧青冥与他相视,忍不住同时哈哈笑起来。

十艘大楼船在江明秋的命令下,终于开始缓慢掉头,在渤海港口水师无数双眼睛翘首以盼中,毫发无损,满载着人和钱财,扬长而去。

※※※

儒城。

渤海军已在城外陈兵数日,既没有攻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每日象征性派人到城门口,冲着城头上的守军喊话,要求与喻行舟谈判,却次次都被后者严词拒绝。

随着幽州方向的燕然斥候前来查探的身影逐渐增多,儒城内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城外驻扎的渤海军大营之中,诚郡王正焦躁地走来走去。

一见到传话的使者,诚郡王立刻问:“怎么样?喻行舟肯松口跟我们谈判了吗?”

使者无奈摇头:“对方还是不肯,只叫我等速速退兵,还说什么有援军,不日就到。”

“启国果然派援军来了?”诚郡王眉头紧锁。

如今骑虎难下的局面,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最坏的消息,就是启国有援兵。

真打起来,万一燕然也加入混战,后果实在难料。

诚郡王脸色反复变幻,一旦他心生退意,又猛然想起国主强硬的命令,若是谈判失败只有“提头”去见的下场。

他必须在启国的援兵到来之前,迫使儒城退让。

诚郡王气得重重一拍桌子,一副被逼到极处破罐子破摔的模样:“罢了,既然那喻行舟敬酒不吃吃罚酒,咱们不能再等下去。”

“传本郡王军令,全军准备攻城!”

传令兵慌慌张张出去传令,整个渤海军大营立刻沸腾起来。

※※※

这里的异动,丝毫瞒不过儒城瞭望楼上的观察兵。

不多时,渤海军准备开始攻城的消息,飞快传遍了儒城上下。

恐慌的百姓们赶回家中,家家关门闭户,生怕被敌人攻入城内,城头的士兵同样紧张不已,巡逻的卫队越来越频繁。

战争的脚步在临近,人们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生怕惊醒了什么带来灾祸的鬼怪。

一股强烈的不安和战争的恐惧,笼罩着城中几十万军民。

喻行舟和花渐遇等人,匆匆踏上城楼,远远望去。

整装列阵的渤海军便缓缓朝着城门口的方向集结,黑压压的军队摆开阵势,脚下的尘土被践踏得漫天飞扬。

渤海军最后一次派使者前往城下喊话:

“我军诚心和谈,贵国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若是再冥顽不灵,我军只好邀请燕然大军一道,前来讨伐!”

听到燕然军三个字,儒城城头上顿时一阵不安的骚动,但始终无人出声,直到一记锋利的箭矢破空而来,笔直钉入使者脚步的土地里,吓得使者连退了好几步。

城头上终于有人道:“尔等强盗之国,霸占我盐场在前,派兵夜袭在后,如今还敢来进犯,实乃蛮夷强盗行径!令人不齿!”

“尔等即刻退兵,我们启国可以既往不咎,否则后果自负!”

使者眼皮子狠狠一跳,呸了一声:“不见棺材不掉泪!”

终于放弃游说,迅速跑回己方大营复命。

“儒城兵力少,城池也不高大,也没有多少粮草,又有燕然军在侧,竟然如此自信?谁给他们的信心,能扛得住我们渤海和燕然共同攻击?”

诚郡王骑在马背上,皱着眉头,自下而上眺望城墙上的喻行舟,距离太远,他看不清对方样貌,只依稀看见一道修长挺拔的人影,在逆光中不动如山。

副将忽然变了脸色:“郡王,您看那边!”

诚郡王转头,只见另一侧方向,一线黑压压的骑兵远远而至,凌乱的马蹄溅起的尘烟遮天蔽日,脚下的大地都在隐隐震颤——

燕然军真的来了!

燕然在幽州的守将霍什一马当先,率领着三千骑兵朝着儒城方向奔驰而来。

他眼中闪烁着贪婪和势在必得的笑容,不断催马狂奔。

眼看着儒城近在咫尺,在他眼中,那仿佛已经不是一座大门紧闭的敌国城池,而是一块任他践踏和掠夺的肥肉,一座由盐和金银堆砌的聚宝盆。

“快呀,不能被渤海军捡了便宜!”

他身后跟着的骑兵大军轰然应诺,狂妄的笑声,远远传开,甚至传到了儒城城头守城将士们的耳中。

人的名,树的影,燕然骑兵的威势,他们在幽州的凶名赫赫,儒城之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原本面对渤海军的威逼,城中已是风声鹤唳,如今再加上燕然军,如山的恐怖压力瞬间成倍增加,沉甸甸压在每个人心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燕然军来了,怎么办?难道真的要打仗了吗?”

“我们会不会要死了?”

几乎所有士兵们心头,同时腾起了这句绝望的拷问。

城头的狂风刀刮一般,割得人脸颊生疼,濒临死亡的威胁,前所未有的清晰,无数人在心中祈祷,可是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燕然的骑兵大军瞬息即至,他们甚至连阵列都懒得排,完全没把这座边地城池和三千渤海军放在眼里。

守将霍什手持一把巨弓,遥遥指向城头上的喻行舟,放肆大笑:“上面的人听好了,只要你们孝敬你燕然爷爷一万斤盐,五千两黄金,本将军就暂且不攻城!”

“否则的话,一旦破城,就不止这么点数了!”

霍什趁火打劫的一番威胁,儒城守城将士们听在耳中,顿时心头火起,惊怒交集。

果然是一群没脸没皮的强盗!

一个士兵忍不住朝着守将李将军道:“将军,跟他们拼了!咱们辛辛苦苦才夺回了盐场,家里终于吃上几口咸菜,如今渤海军和燕然就来抢劫,实在太欺负人了!”

他的控诉说到了没个士兵的心底,儒城这个月以来围绕的盐的战争从未停歇,盐就是这座城的命根子。

以燕然的贪婪,给了盐,还会要金银绫罗,满足了他们,还会要奴隶女子,直到榨干最后一滴血汗为止。

大家好不容易赶走了渤海那群吸血的老虎,又来了一群豺狼,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李将军面色沉重,双目浮出怒红,转头看向喻行舟,焦急道:“喻大人,如今局面,该如何是好?”

喻行舟双手扶着墙垛,目光仍是波澜不惊,他看了看远方的天色,淡淡道:“守,死守城池,陛下的援军一定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