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下面的有些城镇的官员强行征集织工,在其手背上刻字,不让他们被其他高价挖走或是逃跑,织工怨声载道。”
“还有桑户开垦的荒地种桑,也有官府征收种税,已经到了按树的多少收钱的地步......”
从京都来的官员就要到了,若是的这些事传到那些官员的耳中必定对西南有所影响,且后面还有西康郡王,不论如何,西南不能有如此压迫百姓的声音出现。
庄郡王面色沉的能滴出来水,这一年多他大多的精力都在征战上,在葡蕃身上,疏于对内的管理倒是给了下面的人钻了空子。
叮嘱道:“十二月市办的不错,商户来多了,自然鱼龙混杂,你务必要小心为上。”
“今年皇上还会继续开恩科,老夫已经托人在京都为西南物色有为青年,下面的那些人是该要动一动了。”
军政上的事他已逐渐放手交给了庄良峥,自然也就能腾出手来处理内务。
庄良骐躬身,“儿子明白。”
“烈心学院的春招已经进行过半,花院长那头说今年来报考的学子都不错。”
说到这里,庄良骐心里升起一股子自豪感,要知道往年烈心学院的招收的学子不是将领们的孩子,就是西南的本地的小子,虽也不错,但哪里有今年挑选的好苗子多。
且外地的学子来求学,有的就跟着来一家子,这锦天城的人也就越老越多了。
说起烈心学院,庄郡王就想起了和镇国公有关的那个农学院,简单了说了几句后便问道:“可惜西南没有那种能辨识新种的人,若不然就算筹建不了这样的学院,在现有的学院里开设一门课倒也不错。”
西南虽然已经初步的解决了粮食问题,但依然有许多的荒地,每年种下的粮食也不算挺高,这次前往京都倒是让他反应过来一件以前一直被忽略的事。
“以往只是想着解决旱涝,保证收成,倒是一直未曾在种子上下过功夫,同样的一亩地,收二百斤和三百斤截然不同,听闻那临渠稻谷亩产可达四百斤。”
亩产四百斤,按照目前西南粮食的产量,同样的百姓耕种同样多的田地,可多收一倍的粮食,饶是西康郡王也觉得心潮澎湃。
这个消息庄良骐是第一次听闻,亩产四百斤,简直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