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像文斓那样的君子,金钱、美人、情感、权势都无法左右他,他所追求的是心中的道。那道若落在黎民,便是为民请命;那道若落在天下,便是为万世开太平;那道若落在清廉,便是两袖清风。

这样的人,难以用世俗的手段控制他。

燕熙不敢说自己全懂了,他斟酌地说:“若君主是一心为民的,《执灯志》便是治国利器;若君主是为权贵的,那么就会惧怕《执灯志》。依我来看,不必禁。”

“如此甚好。”商白珩松了一口气,“若你在西境遇到困难,只需在府前挂上此灯,自会有人来助你。”

燕熙猝然一愣。

他意识到商白珩今夜想要与他说的事情可能极为重要,他在这没有酒味的共饮中,触及到了他最近一直在思考问题的真相。

他轻声地问:“来助我的,是什么人?”

商白珩道:“像文公那样的人。”

燕熙心中升起由衷的敬意:“老师……您也是那样的人吗?”

“我是。”商白珩直视着燕熙的眼睛,坦然地说,“周慈也是,你母后也是。”

“所以你当年才会来皇陵教我?”燕熙找到了解开迷团的线头,他接着扯出真相,“可为何,我在文华殿读书,不见老师来教我呢?”

商白珩道:“因为这是娘娘在临终时才定的意思。”

“我母后临终那日,老师并不在现场。她走的突然,后事都是临时叮嘱的。”燕熙不解,反问道,“我母后又是在何时何地与老师交代的?”

商白珩十分满意学生的敏锐,他由着学生打量,说“娘娘未曾与我说过,我与娘娘亦从未见面,并无旧交。”

这与燕熙的判断一致。

以商白珩出生地、经历以及入仕的年龄,不可能与唐遥雪有交集。

燕熙与老师视线交换,他从商白珩鼓励的目光中,缓缓地瞧向了桌面上的那幅画,良久道:“那么,是与我的表字有关么?”

“是的。”商白珩郑重地说,“娘娘的遗言只留了‘微雨’两字,这两字陛下瞧不明白,旁人也不明白,但‘我们’都懂,于是,‘我们’都来了。”

第71章 暗夜执灯

燕熙缓缓坐回去, 撑着案沿问:“‘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我们来自各行各业,彼此之间鲜少接触, 但我们有共同的志趣。”商白珩坐得端正, 有问必答。

可他拿不准自家学生的接受程度,便拐着弯反问道,“文公临终有否对你说过什么?”

燕熙陷入沉思。

文斓在临终对他说的最多的是:微雨, 不要害怕。微雨,不要难过。

思绪将他拉向那日的沉暗中, 他记得文斓说的每一句话,那些话在许多个夜里会时不时的跳出, 一遍一遍在他脑海里嘶喊。

燕熙思维敏捷,很快找到了最关键的内容,他沉声复述:“寒冬之下,执灯者尚在坚持……无论这世间如何糟糕, 总有人手执明灯,对抗暗夜, 这种人无处不在……若有一日, 你也走上这条路, 你要记得,志同者就在身边。”

燕熙目光落向那张灯笼画纸,再怔怔望向老师, 他又陷入了那日的哀戚, 嘴唇动, 极轻地说:“执灯者, 是么?”

商白珩点头。

燕熙一时感慨万千, 竟是生出无比的心疼来, 他隔案倾身问:“你们每一个人, 都会做文斓这样的事,对不对?”

商白珩还是点头,他也极轻地问:“我当日到皇陵寻你,并不只是为你。你可怪我?”

“老师……”燕熙略怔,他心底自然是有些这样的想法,但他更多是能理解商白珩。于是神情严肃了说,“我何至于狭隘到那等地点,‘你们’所图,无欲无利,我只是正好幸运,站在了那个位置,才得你们倾命相助。可是,你们有否想过,若我不如你们之意,又待如何?”

“不会的。你本性纯良,本就是可造之材。我商道执这点识人之能还是有的。”商白珩轻笑着安慰着燕熙,他的目光微有歉意,“而且”

燕熙看懂了商白珩的目光,他苦笑道:“若我并非可托之人,你们大约也会弃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