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表示感谢,然后说道:“主要还是茶叶好,和夫人的手艺比,差多了。”
“谦虚了。”彭泽锋继续道,“话说夫人和先生平时都不在家吗?”
女人点头,“他们年轻人更喜欢在外面闯,这里更适合养老。”
一番谈话下来,彭泽锋完全摸清了女人的身份。她今年54岁,是这里的住家阿姨,负责一老两少的一日三餐以及三人房间的卫生,其他则由钟点工打扫,已经在这里工作10年了。
彭泽锋想借此谈话机会顺便摸清楚小女孩在杜风荷的印象,但刚提起来她就急急忙忙站起来,“小瓷的作业还没写完,我刚刚在看着她写作业……”
小瓷吗?比起小少爷这样的称呼,杜风荷似乎与小女孩的关系很好。
彭泽锋看出对方的为难,他打算待会儿再过来拜访,不料杜风荷和他谈完话似乎对他很满意,竟然让他去辅导陈瓷的功课。初见时的精明在此时已经完全被慈祥的笑意代替,彭泽锋总觉得有什么隐情,以致于他隐隐的有些不安。
也不知道杜风荷进去之后和陈瓷说了什么,小女孩很高兴地跑出来,然后牵着彭泽锋的手让他做到书桌旁的另一张椅子上。
“哥哥,你帮我看一下寒假作业好不好?”陈瓷摊开自己的日记本,她的老师给他们布置了15篇日记,假期里每两天一篇。
“让爷爷看不好吗?”
据彭泽锋所知,陈渊先乃一代文豪,盛名享誉国内外。他这种没有文学素养只在应考的时候研究过作文套路的人,哪里敢对人家的孙女的文指手画脚。
“不好!他老说我写得很差!”陈瓷嘟着嘴,“我知道我不能跟爷爷比,但是也没有那么差吧……”
小女孩显然很失落,所以彭泽锋只好翻开了小女孩的日记本。第一感觉是字迹工整,远超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接着一股股浓浓的社会苗子风迎面而来。
“今天是这学期的最后一天,我们就要和老师分开了。
我们依依不舍地看着她,老师的眼睛也红得像兔子一样。她告诉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假期的每一天,只有流下汗水才能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回到家,我看着鸡蛋一样的夕阳,不由得感慨: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啊!”
看完这一篇彭泽锋也很想感慨这有意义的一天,他想了想,没想出来怎么夸小孩。于是,他翻开了下一页。
这个年纪的小孩好像很喜欢双面的日记本只写一面,所以每看一篇都要翻页。
“今天雨下得特别大,雷声轰隆隆的,就好像天在生气一样。
我想起之前,也是这么一个倾盆大雨的日子,我坐在教室里焦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课都听不进去,这时,我看到了熟悉的身影站在窗外,是妈妈。
我的心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要不从修辞手法夸?拟人句、比喻句……形象生动?怎么想也没法夸出花来的彭泽锋继续往后看,他相信自己能发自肺腑地夸出来的。
只不过,“妈妈”不是在外工作吗?果然都是瞎扯淡的吧……
“今天去公园玩,虽然是冬天,但花朵还是很多。有红的、黄的、粉的、白的、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