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礼节,可以说是圣元大陆最为隆重的礼节了,比之还要隆重的,只有一个跪礼。
但跪礼,可不是对谁都能用的。
初始位面的很多电视剧里,古人动不动就下跪,这其实是编剧、导演,没有去了解,或者根本就是在扭曲历史。
张鹏飞出生的那个位面,华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宋朝以前,确实也有跪这种说法。
但古人‘席地而坐’,就是跪坐,这是一种双膝着地的坐姿。
从先秦到五代,跪都是一种坐礼,对坐时表示感激、敬意,行跪礼,就像站立时行揖礼一样。
但那时相互叩拜是对等的,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君王与百官也平等,都采用跪坐姿势见面,只分主次、并不分高下。
除非祭拜天地祖宗,才是单方面的拜叩,那也是因为,天地和死人是无法还礼的。
到了宋朝后,桌椅板凳的样式变得和现代类似,高脚的桌椅,彻底取代了矮腿坐具。
因为这个原因,正坐废弃,作为正坐的副产品‘跪礼’,也变了味道,使相互叩拜的礼节出现了不对称。坐者高高在上,跪者五体投地,俯于坐者脚下。
于是乎,跪就变了味道,原本的对等,在有了一高一低的变化后,跪者就充满了屈辱的意味。
宋朝以前,除了拜祭祖先、天地,只有投降、认罪的时候才会用。什么人才跪?奴隶和罪犯!
对于普通人,天地君亲师,只用跪到第二位,就是见了君主……宋朝人亲切的称为‘官家’……也是只需要作揖即可。
后面的亲与师更不用说……至于中国人什么时候有了跪下礼呢?这要诚挚感谢,元朝那位耶律楚材的发明。
蒙古人原本尊卑观念比较淡薄,所以这位天才的耶律大哥,决定用跪礼来修正这一点。
窝阔台登基,他对察合台说:“你虽然是大汗的哥哥,但是从地位上讲,你是臣子,应当对大汗行跪拜礼。你带头下跪了,就没有人敢不拜。”
于是,察合台就率领蒙古各部向大汗窝阔台行双膝跪拜大礼。从此,跪拜在元朝变得一发而不可收,从中国原本最庄重的谢礼变成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