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这种胡乱指挥的人在,战况自然好不到哪去。
战争持续了一个月后,伤亡统计出来了,赵军伤亡三万,金军伤亡四万……
这数据看似不错,但是自古以来,攻城和守城的战损比一般是一比三,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战斗,赵军伤亡三万,金军理应伤亡九万才是。而在这些文官的指挥下,金兵居然少损失了五万人……
战事又持续了半个月,这一天,在一众文官的胡乱指挥下,汴京城的外城终于失守了。
作为大赵帝国的都城,自然不可能只有一个外城,除了最外围的城墙外,汴京城内,还存在内城和皇城。
汴京城内城位于外城中央,略偏西北,周长大约有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也就是和现在的开封城差不多大。
内城的城墙,虽然比不上外城,但是比起一般的城市的城墙,还是要厚实、坚固上很多的,如果指挥得当,靠着内城抵挡金兵一年半载绝对不成问题。
皇帝想这么做,但是大臣们不干了,一个半月心惊胆战的日子,他们过够了,他们想要自由,想要呼吸新鲜的空气,所以他们提议议和。
议和的请求,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到了金兵的军营内。金人回答的很痛快,想议和可以,不过需要让你们的皇帝,亲自到我们的军营里谈。
第四十章,面圣
历史上,关于靖康之耻的记载是,金军威逼汴梁城下,外城一个城门失守。
那时赵国要求议和,而金军的要求是让宋煜、宋恒两个皇帝到金营谈判。结果到了金营,两个皇帝立刻就被扣押,签订了降表,最后被押到了金国当奴隶。
世人总是会说,大赵时期的这两个皇帝,脑袋有问题,好好的不在皇宫里面呆着,为何要去送死。
可真实的情况是,他们不得不去。因为满朝大臣都要求他们前去议和。他们若是不去,轻则是发生兵变,重则是“莫名其妙”的死去。
在大赵帝国,这个“民主”的社会里,表面上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