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之下,他便将自己一身的功夫教给了周侗,并嘱托周侗替自己找一位合适的衣钵传人。
周侗这些年,一直再替老友留意,只是苦于没有适合的人选,直到他遇到了武松。
武松本身的根骨不错,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在习武一道上很有天分。
周侗和武松接触了几次,发现他为人豪爽,而且颇讲义气,便选定了他,决定收他为记名弟子,让他把老友的衣钵传承下去。
武不可轻传,周侗要教武松,总不能在他所居住的客栈中,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刚好,宋府这里的居住环境良好,吃穿用度也不少,而且自己的徒弟——张鹏飞,刚好也在学习步法,所以他就将武松一并带入了宋府。
周侗这么做,一来是为了帮助武松,二来也是觉得,多个人一起学习,可以互相交流印证,加快两个徒儿的修炼速度,三来有了两个徒弟,就可以互相切磋比试,避免到了真正的实战,两人因紧张而发挥不出国术的威力。
对于周侗的说法,张鹏飞是赞同的,毕竟有个人陪着一起练功,互相之间有了攀比的心理,修炼起来就不会那么枯燥乏味。
接下来的时间,张鹏飞在周侗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八卦步。
平地上练熟了,就上梅花桩上练,梅花桩上练熟了,就进入沙袋中练。
一个月多月的时间里,张鹏飞一边在梅花桩上游走身形,一边打着沙袋,不知道摔了多少跟头,才终于可以勉强发劲,身形飘闪,转移重心,不至于被沙袋撞落地面、又或脚底踩错步子,从梅花桩上摔下来。
一个多月的时间,张鹏飞练习的颇有成效,而武松也是不差。他不但将玉环步掌握了的七七八八,就连鸳鸯腿,也已经入了门。
一个月的时间里,两人在梅花桩上交手过几次,最终互有胜负。
张鹏飞获胜,主要靠的是八卦步的灵活多变,而武松之所以获胜,全凭他之前有过大量的打斗经验。
两人在交手的过程中,都是获益匪浅,进步不小,不过玉环步终究及不上八卦游龙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松的胜场越来越少,败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