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页

在把这颗人造卫星展示给董晨看之后,一号说道,“目前只有米国的这颗“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不过它已经在2018年秋季消耗完所有燃料,已经失去了工作能力。”

“那就好,我刚才观察了一下它们的轨道运行状态,”董晨看着那四颗放大的星球道,“我打算在这四颗星球分别建设一片工业区,分成四个发展基地,包括飞船制造厂和材料供应厂,以及星际防线。”

“它们四颗星球在运行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在四个方位上的,虽然由于运转速度的原因有时候会重合,但是基本上大部分时间可以保证四个方向都看住。”

“我感觉大过滤器的危险可不仅仅是星系内的“自然”危害,很有可能还会遭遇比较强的外星文明,本星系文明被其他星系文明给灭了,应该也算是过滤成功了。”

“所以这方面不得不防。”

“好的,先生,这条信息已经记录,到时候我会把所有的设备分成四份,进行地基建设的准备。”一号在旁边说道。

闻言董晨点点头,在确定了基地建设的问题之后,他就又想到了基地建成之后用来采集矿藏的采矿船、用于进攻与防御的军用舰只,还有未来跑路可能会用到的殖民舰的问题。

这三种船是整个计划中的基础船,也是用到的最多的船,其他类型的船只以后可以慢慢的生产,但是这三种船肯定是要最先确定方案并生产的。

而且这些东西的配置肯定不会和弧光集团准备的那些东西同一水平,要是一样的话,那就白准备这第三个保险了。

弧光集团刚宣布的那些计划看起来很多,但是都没有涉及到关键的星际移民船和星际战舰,基本上还是以发展实力和探测太阳系为主的,所以这三个计划并不是重复和冲突的。

董晨这边自己准备的都是卖船公民世界级别的科技,都是比地球先进的多的技术。

到时候如果来的是亚特兰蒂斯级别或更高一些的文明,那董晨是一点不担心的,肯定可以进行反击,甚至是消灭。

但是如果来的是比卖船公民世界还要高级的文明,那董晨就没办法了。

毕竟他已经把最好的都准备出来了,打不过就只能是算大过滤器狠了。

想到这里,董晨也不看太阳系全息图了,而是看向一号问道,“工业机器人和各个厂区的零部件是没问题了,关于军用船只和采矿单位我记得这里有几种现成的制造方案是不是,虽然都有些小。”

闻言一号道:“是的,先生,您要查看一下吗?”

第六百五十一章 算术题

一号在和卖船公民的智能系统“战斗”的时候可不容易。

她虽然是地球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并且进化程度很高,但是相对于卖船公民世界人工智能,她的技术却是不成熟的。

她虽然在这里的智能程度算是高的,但是要论攻击与防御技术,她可是比不过卖船公民世界稳扎稳打发展了近一千年的智能技术。

而且在董晨看来,辐射世界的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就属于野路子,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发展出这么高级的人工智能了。

董晨发现辐射世界的人工智能是在人性和灵活性方面非常优秀,而卖船公民世界的人工智能则是基础辅助方面做到了极致,但是“灵性”被限制的死死的。

这就是一号的机会。

一号可以说是在一边学习一边跟对方战斗,有几次因为对面的智能系统相当强悍,一号差点就被对方给清除了,但是都在一号的“灵光一闪”之后逃脱了。

然后一号避开了这几个比较强大的智能,先去攻略了其他比较弱小的智能系统只后,带着所有学到的东西再把那几个强大的一一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