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页

这些传说和故事,把杨家将英勇战斗、牺牲的过程,叙述得十分详细和感人,他们还把宋代功臣潘美,描绘成大奸臣做陪衬。

使杨家将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风更加高大和完美,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

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可谓是家喻户晓,让世人皆知。

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这就是人家的厉害之处,至于成为了陪衬的家伙,只能被大家所唾弃。

特别是潘家,那可是到了人人见而诛之的地步,对于杨家将忠心报国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这可是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的事情。

对于一个家族前赴后继,捍卫祖国既忠又勇的行为,人们传诵他们,缅怀他们,热爱他们,崇敬他们,以各种形式,为他们竖起一座座丰碑。

雁门关下,有一个以杨家祠堂而闻名的鹿蹄涧村,村里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杨家后代,杨家祠堂始建于元代。

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杨家祠宇,因杨业死后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武,他的后代以此题祠名为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

少年杨家将的故事以杨家将归宋为起点,北汉被灭后,遗臣杨业为宋太宗器重赏识,杨业为了苍生福祉,以及报答太宗的知遇之恩。

带领七子效忠宋室,力抗辽军入侵,写下名扬天下的忠义史话,这里我们来说明一下,公元980年,宋军攻打幽州,为辽军所败。

宋太宗败退逃回京城,自此辽军不断袭击宋朝边境,宋室永无宁日,太宗派英勇无敌的杨业扼守雁门关,杨业带同七个儿子坚守雁门关。

力拒辽军,杨家七子,智勇双全,各有性格,个个忠心义胆,萧太后遣十万大军意欲夺取雁门关,杨业带领几千杨家军以寡敌众。

让辽军落个惨败收场,退出关外,自从杨家声威大显,举国振奋,萧太后经此一役,深明要掌权天下,必先灭杨业。

自此一段传奇发生在了华夏大地,我们言归正传,杨修武这句话的还是很有深意的,武猛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于是就开口问了一句。

“我们还要准备什么?”

城池里面的东西,只要能够帮助守城的,全部都搬上了城墙,这可是武猛最为得意的一次了,已经不记得有多久了。

西域城都没有来过敌人了,所以在见到战狼军的一瞬间,就让武猛这个家伙,想起了那些峥嵘的岁月,不管是对付羌族部落。

还是那些游牧民族,当然,最多还是那些毫无纪律可言的马贼,可以说借着那高大的城墙,每一次都能够化险为夷。

而且都有不错的收获,这就是他武猛心里的想法,把战狼军当成了一只肥羊,看来对于西域的城墙还是蛮信任的,这就是犯了主观意识错误。

“准备什么还用我说吗?”

战狼军的作战手段,武猛心里只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而杨修武可不是简单家伙,怎么可能是那么的肤浅,对于战狼军的每一次战争。

他杨修武都有所研究,特别在伤亡数字上,可以说心里还是很震惊的,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伤亡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就是他心里担忧的原因之一,和武猛这个莽夫一比,看似杨修武聪明无比,其实还是跟不上时代,战狼军的武器才是最犀利的。

要不然伤亡的数字这么可能会那么少,这倒是杨修武不知道的事情,当然心里有所猜测,在没有见到真实的面目之前。

就算是谁都无法相信,杨修武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在面对无法把握的东西之前,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可能会出现七上八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