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经过了好奇这种事的年纪。
一定要问个水落石出吗?成年人的世界,本来就有很多不清不楚。
追根究底,会伤心的。
“衣衣,什么时候回家呀?爸爸想你啦。”
——父亲留言道。
手指轻点,将消息清除。退出聊天界面,聊天框却还挂在那里。看到头像也觉得烦,索性连窗口一并删掉。
想哭。
母亲死后,继母上位,她便从那个“家”里剥离出来。像脱落的墙皮,砸到水泥地上,四分五裂。
不提还好,一提到母亲,盛荷衣的火气噌噌上涨。“你想我干嘛?我用得着你想我吗?‘回家’?你那个‘家’欢迎我吗?你那个老婆欢迎我吗?我哪里有‘家’?你让我回哪儿?”
一连串质问打出来,最终却没有按下发送。
刨根问底,会伤心的。
“不回。”她道。
***
初二的暑假并不清闲。
学校统一补课,上午两节,下午两节,一周六天。和平时唯一的不同,是不用穿校服。
在严密的监视下,俞幼平与盛荷衣一言一行格外慎重。见没有过格之举,老师的神经也渐渐松懈。
约会地点从教室转换到小操场。
大操场在教学楼前,是泥土地,一般用于学生跑步、做操、散步。小操场在教学楼后,水泥地,一般用于打篮球、上体育课。
因面积过小,体育老师也不爱到这儿来。
发现这个地方,是学校组织清理杂草。此后,小操场便成了约会专用场合。
对于男女之事的了解,盛荷衣还只停留在概念。女孩子,鲜有接触更深的渠道。除了生理课上一板一眼的教学,就只有课外书中点到即止的描写。向同学问起,也没人同她说。
这个年纪,孩子们自动就分成两拨。早熟的一起玩,幼稚的一起玩。谈恋爱的一起玩,看动画片的一起玩。
而盛荷衣夹在中间。
她又谈着恋爱,又看着动画片。
如此,便导致没人与她做朋友。早熟的嫌她幼稚,幼稚的嫌她早熟。
她只有俞幼平。
听戚玉冰与其他女孩子谈论《红楼梦》,她便也买了《红楼梦》来读。谁知才看到“梦游太虚幻境”,便羞得看不下去。
又读《西游记》。读至白骨精出场,又是面红耳赤。耐着性子往后翻,像做坏事一样啃完。
问起俞幼平,他倒是很习惯似的:“这还好啊,很常见。”
男孩子之间的尺度,总是要比女孩子大一些。班里传阅什么“新鲜”读物,一轮下来,也能经过俞幼平手上。
“我也想看。”盛荷衣道。
小操场上,东南角的古木下,俞幼平摇摇头:“不行,不是什么好书。”
“那改天我找别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