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件信息不明,他们只能按照办案的程序先拆开, 便发现箱子里不仅有死者的身份证明, 还有一本簿子, 发了旧。
当连纸箱一块送去鉴定,在没能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后, 陆队长独占了旧簿子。
却见他查了良晌, 赶在正午之前,忽然他拍拍另个同事的肩:“帮我查查,侓江建设……就是鹿氏, 鹿卓江的工作单位在哪。”
新城区全是拔地而起的高楼,除去历史旧址,而侓江建设,临近旧址,素来是江湾的一线浮华景色。
因为没有预约,又是情况特殊,前台让陆队在大厅稍等,拨了电话上去,很快有人下来将他招待,“警察同志,请跟我来。”
进了会客室,上茶间,林书文推门而入。
戴着医用口罩。
陆队查过资料,了解了不少,知道来的这人是鹿卓江的继子,虽口罩遮去了半张脸,但难掩锋利,两人简单地握手过后,对方客气的言简意赅:“我父亲不在,去了外省,警察同志要有什么事情,我可以代为转达。”
“林总,是这样的。”陆队说着,拿出复印版的资料,“当年你们家的那桩案子,有一处很小的细节,出现了错漏。”
“凶手的第一发子弹,对准的不是鹿时……虽然这并不影响案件的性质。”
将资料递向他:“这是当年,拐卖命案的凶手同犯之一,手写的记录,其中他还原了鹿时被害的现场片段,如果你们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再去问问现在在服刑中,那活着的另外一个同犯。”
聊了须臾,陆队告辞。
秘书送他出去,回来时,见老板还在会客室的桌前,安静地看着那些资料,照下午的安排,需要他们即刻动身:“林总,下午两点的飞机,现在出发刚刚好。”
林书文闻声,只是眼底微动,“你留下来安排,最迟后天下午,我要回来探监。”
好似朔风初霁,敛了几日来的寒霾,秘书跟着战战兢兢了几日,现在那低压一散,秘书感觉自己活了过来,怕再次触及老板不定的雷线,“是。”
不同会客室的氛围变化。
旧城区。
铺子二楼的光线始终清澈,舒展开。
浴室的灯不足亮,只有借房间窗上的玻璃当镜子,鹿安坐在向窗的床前,分着心梳理头发,她手法缓,透过玻璃折映的浮影,清晰可见身边人,无比认真地正盯着她的动作,他的头发长得有点快,眉骨隽明,被遮的不全,徐徐,也望回了窗玻璃上。
他湛黑的眼睛。
鹿安眨的慢了一拍,四下静静的,她莞尔松了力道,扎好的长发又放散,被他伸手拢住。
他浅浅垂着脸,捞起她旁余松散的发丝。
唉,鹿安看在眼里,却放在心底撑腮叹气,阿竹待她,是越来越像是对待小姑娘了,她两只明眼看得明白,他是乐在其中,一点出门的打算也没有。
“阿竹。”她想了想,用别的话题做委婉试探:“我认识一位心理医生,在兰城那开了家诊所,你不是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