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娘,你就别哭了,好好的养好身体给我们生个弟弟,爹和爷爷奶奶就都高兴了。”

“那有老人还没补身子,当媳妇却先用人参这珍贵的物件补身子的。”小王氏心里愧疚。

“人参是治病用的,又不是人参果,谁吃就能长生不老咋地?爷爷奶奶现在身体健朗一点也不需要它,倒是娘你生个弟弟才是咱家最需要的,不然爹什么时候能在老沈家直起腰板?”小夏句句直戳小王氏心肺,她只能含泪点头,生个男娃就是两口子死穴啊,一戳一个准。

小夏看终于说通了两口子,赶紧张罗着去镇上办置锅碗等物,难道真要和猪用一个锅,那样她可吃不下去饭。

小夏又揣起了银子,可不敢交给小王氏保管,就怕她那一会子又想明白了给贾老太太送去,她可找谁哭去。“爹,咱们这就去镇上办置,不然晚饭都没得做了。”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小秋一听爹爹也去镇里,就闹着要去,小夏和小春都看着沈忠,等着他做决定。

只有一点粮食,锅碗瓢盆样样没有,就让他们单独起火,也只有贾老太太干的出来。沈忠也没指望他老娘能发现他的窘迫,最后还是只带上小春和小夏,着急买东西也没有时间闲逛,带着年纪还下小秋实在是个累赘。

小秋当然哭鼻子了,小夏轻声哄着,并承诺今年一定带上小秋去镇上好好的逛逛,这才把小丫头哄好。

趁着天还早,沈忠带着闺女租用村子里的牛车去了靠山镇。小王氏自然是留在家里带着小秋还要喂猪。

到了靠山镇,小夏拉着沈忠先买了两口锅,一大一小,一个煮饭一个烧菜,又买了一个瓷罐用来炖汤,还有白净的碟子大碗菜板刀具之类就用了三百铜板,心疼的沈忠直皱眉头,但是小夏说这是必须用品,总不能向上房借着用吧!沈忠只能硬着头皮点头了。

接着就是油盐酱醋大米白面,都买了一些。买大米和白面的时候,沈忠说什么也不同意,小夏以自己没有吃过就想尝尝为借口就买一点点,想着三个个女儿可怜的模样沈忠再次妥协了。又找了一个卖肉的摊子称了半斤五花肉,两块大骨头,终于满载而归。

父女四人到家的时候引起了整个沈家人的注意,大包小包的看不见是什么但是一定花了不少的银子,贾老太太立刻就把沈忠叫走了。

“爹,你快点吧!眼看天就黑了,赶紧把锅架上我们好做饭。”小夏看着沈忠走进了主屋,就站在院子里喊。

小王氏看着姐妹两人大包小包的都搬进了西屋,嘴里一个劲的念叨着钱花多了。

小夏让小春看着东西,她就站在主屋的门口,等着她爹出来,就沈忠那个锯了嘴的葫芦,估计贾老太太想问出什么也不容易。

果然,不一会就听见贾老太太大喊着‘滚……’,然后沈忠就低着头出来了。

小夏上下打量了沈忠一会,笑嘻嘻的开口;“爹,快点架锅吧!”

沈忠点点头,西厢房还有两间,外间柴房里间放着杂物。沈忠就把灶台搭在柴房里,现成的屋子,沈忠手脚麻利,这点小事村里的汉子那个都会,一会就搭好了。

“娘,我帮你。”小夏第一次踊跃参加做饭的活计,沈家的大厨房她也只进去过两次。

“娘,我也帮你,我可以烧火。”小春捧着篮子,篮子里是肉和骨头。

“我也帮忙。”小秋也高兴,今天有肉吃,想想就流口水。

“好好……”

小王氏手脚麻利,又天天围着锅台转,煮饭对她来说简单极了。洗手和面,粗粮面里和了一半的白面,两下就捏了几个窝窝头。其实小夏真的好想吃白米饭,但是第一天还是不要太高调了,白米饭沈家一年都吃不上一回。

五花肉炒野菜,这种野菜小夏叫不上来名字,不过以前在沈家的餐桌上吃过,带点苦味很清脆挺好吃的。骨头用来熬汤,小夏小心翼翼的切了一薄片人参放着里面,用罐子炖着。不一会白面窝窝头的清香、菜里的肉香、骨头汤浓郁的香气都飘了出来,飘的沈家的满院子里都是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