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天也黑了,他们终于受不了了,纯手动太累,摇完轮桨手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一想到接下来还要靠手划动轮桨回家,四人心中多少有些绝望。
最后还是闻溪急中生智。
“我建议,”闻溪抖着像中风似的手,有气无力道:“咱们拼接一栋尽可能小的木屋,不,船屋,然后装上轮桨,那速度不就快起来了?还更省力,我们为什么非要移动这个木屋!”
原始木屋总范围50平方,放在平日住并不大,可想移动它实在是太大了呀!
她语气幽怨:“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办法,你们没想到?”
商夜沉默半响:“这么做的话,小木屋放哪里,你建造仓库能收进去?”
“能吧。”闻溪不是很确定,不过她道:“实在不行我把空间扩大到50平方,把空间里东西全放小木屋里,然后把小木屋收进空间。”
行。
商夜默默拿起草稿纸开始设计小船屋。
宋大和沈云峰幽幽叹口气,早这么做多好。
等到晚上天黑,闻溪又开始沉溺于系统加工功能中。
这次设计的小型船屋,长6米,宽3米,两头尖窄,底部为了减少接触水面积做了经典船身弧度设计,中间有43大小的舱房,其实要不是照顾生病中的沈小谭,这个船屋还能更小点。
想到已经发烧快三天的小谭妹妹,闻溪忍着困意,在系统里不停地修改参数,争取尽快将船屋做出来。
数据上大问题没有,闻溪调整的是木材厚度以及榫卯结构,弧度设计的榫卯结构商夜也是新手,如何紧密衔接需要闻溪通过系统调整。
就像捏人物外形一样,一点点改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