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宛依偎在明昭帝身边,娇声笑道:“陛下,九帝姬说地真是在理!臣妾也早就看不惯那些杜国人的骄横。陛下不给他们一些颜色瞧瞧,他们还当我大燕国怕了他们了!”
明昭帝将郑小宛圈在怀里,龙颜大悦:“爱妃真这么想?”
郑小宛依偎在明昭帝胸前,仰头笑靥:“陛下早该给杜国一些教训了,依照臣妾看,对待他们这些软硬不吃的狗东西,陛下就该来硬的。也好彰显陛下一代英主雄风呀。”
郑小宛几句话便将明昭帝逗得开怀大笑。
郑小宛一面奉承着明昭帝,一面给了长玉一个眼色。
长玉心领神会,立即跪下道:“还请父皇恕长玉罪!”
明昭帝回头过来,大笑着吩咐身边内侍们道:“还不把九帝姬搀起来?”又朝长玉微笑道,“长玉有何罪?满朝文武,竟然只有朕的长玉与爱妃通晓朕的心意!长玉,父皇怎会怪罪于你?父皇疼你都还来不及!这杜国,不去也罢!既然这杜国老儿给脸不要脸,朕既已先礼,当下也轮到后兵了。”
郑小宛一听这话,立马从明昭帝怀里出来,下到阶下拉着长玉的手,二者一齐伏跪下去,笑道:
“陛下英明!陛下此番出兵杜国,必当是杜国来日史书上流芳百世之笔!”
长玉垂眸,半晌脸上也泛起笑意,道:“大燕有父皇,真是苍天庇佑。”
明昭帝听长玉二人如此说,心中更是得意高兴,连忙下台阶拉着郑小宛:“今日高兴,来来来,爱妃再与朕多喝几杯!”
长玉眼瞧着帝妃二人开怀痛饮作乐,便很识趣地起身往后,静悄悄地退出了殿当中。
沐宸殿的殿门合上的刹那间,长玉转身,看见身后站着的两个人。
前首是薛止,而后头是个年纪约莫五十来岁的男人。
来人身穿一品绛紫官服,头上一顶镶玉乌纱帽。
长玉先给薛止行了礼,而后只看了那个紫衣男人一眼,便低头下来,微微笑道:“李丞相大人,前来沐宸殿,可是有要事与父皇商议?长玉在这儿给您见礼了。”
李相垂眸,面色冷然地瞧着她,少时淡淡笑了一声:“九帝姬。”一拱手,才道,“原本是有些事情要上奏陛下,只是如今看来,臣来得不巧了。三殿下,九帝姬,容臣先行告退。”
走之前,他特意回头过来,意味深长地看了长玉一眼,淡声道:“当今燕国有郑妃与九帝姬,真乃我大燕之福啊。”
说着转身。
长玉站在原地,瞧着那一抹远去的紫衣身影,一时微微愣住。